安尼亚拉号

评分:
6.0 还行

原名:Aniara又名:星艦迷航:阿尼亞拉號

分类:剧情 / 科幻 /  瑞典   2018 

简介: 阿尼亚拉是众多宇宙飞船中的一艘,用于将地球人口运送到他们的新家园火星。但就在安妮

更新时间:2021-06-13

安尼亚拉号影评:希望或是绝望——《安尼亚拉号》



今天聊聊瑞典 / 丹麦电影《安尼亚拉号》。

片名Aniara (2018),别名星舰迷航:安尼亚拉号。

影片《安尼亚拉号》根据瑞典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哈里·马丁森(Harry Martinson)1956年的文学作品《Aniara: An Epic Science Fiction Poem》改编。

原著是一部星际穿越题材的百节长诗,由103篇诗歌组成。

哈里·马丁森1949年当选瑞典学院院士,1974年,“由于他的作品能透过一滴露水反映整个世界”,与艾文德·雍松(Eyvind Johnson)一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文学评论家称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星球之歌”。

其实早在1960年时,《安尼亚拉号》就已经被改编搬上电视。

只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早期影片表现形式还比较质朴。

影视作品与原著诗歌故事主线保持一致,庞大宏伟的宇宙飞船“安尼亚拉号”用于将人类从地球运送到火星。“安尼亚拉号”启动后没多久就偏离轨道,驶向无边无际的宇宙深处。

略有不同的是,1960年版中“安尼亚拉号”偏离航线的原因是撞击小行星,2018年版中“安尼亚拉号” 偏离航线的原因是燃料箱遭遇太空垃圾撞击,飞船紧急排空燃料。

《阿尼阿拉号》的创作背景是冷战初期,美苏争霸,双方竞相开发核武器,大量核武器如同幽灵一般在人类头顶盘旋。

哈里·马丁森以此描绘了一个人类无法居住的世界。整个地球因为受到大量放射性物质污染,人类无法居住,只能背井离乡,前往火星移民。

在现代科技面前,人类已经显得十分渺小,换到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人类更是显得微不足道。被迫迁徙的人类看似充满希望,实则只是在延缓注定灭亡的结局降临。

“阿尼阿拉号”这个名字出自古希腊语“阿尼阿洛斯”(aniaros),意思是“遇险”或“危难中”。

片名就已经预示了剧情。

《阿尼阿拉号》围绕着希望和绝望展开。

最初所有人都满怀希望地憧憬着火星新生活,紧接着意外发生后,绝望开始冒出了苗头,随后绝望气息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主流,直到所有人灰飞烟灭,绝望成了绝对主宰却也没有了宿主。

生命只有一次,地球也只有一个。

按照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各种天灾都无法灭绝人类,能够把人类彻底弄死的就只有人类了。

维系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就是地球,人类让地球变得无法居住,自己的下场也可想而知。

《阿尼阿拉号》秉持了科幻小说对于未来的一贯悲观态度。

拉长时间线来看,科幻小说整体都是保持了一种悲情态度。对科技发展、人类未来以及人类本身都表现出担忧态度。

原因很简单,世间万物都逃不开熵增定律。

薛定谔说过:“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这是一个无法避开的定律,一切生命究其一生都在抵抗熵增,而一切都将毁灭。

同样拉长时间尺度,所有挣扎都是肉眼可见的徒劳。

《阿尼阿拉号》更是用一艘载满8000人的巨型宇宙飞船,来印证了这个道理。

所有看似意外的突发情况,其实都是熵增下的必然。

人类毁掉地球后,其实就是在毁灭自己。

侥幸逃离地球前往火星的人,一些在逃离的路上,结局依旧是毁灭,一些直接逃到毁灭结局,殊途同归。

影片《阿尼阿拉号》着重表现的是一船人挣扎的过程。

他们最初相信科技,认为科技可以解决所处困境,可是科技并没有能力解决,于是船长想到使用谎言和思维控制来维系秩序。

随后数十年内设备故障、探针事件等接连发生,人们开始转而相信邪教,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

别看科技和邪教看起来差别挺大,其实在这些人眼中并无太大区别,都只是一种精神寄托。

希望或是绝望,

最终都是徒劳。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希望或是绝望——《安尼亚拉号》


安尼亚拉号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乐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乐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