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伊里奇之死

评分:
6.0 还行

原名:Простая смерть又名:Prostaya smert / 死如寻常

分类:剧情 /  苏联  1985 

简介: 改编自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

更新时间:2013-02-18

伊凡·伊里奇之死影评:解读伊凡伊利奇之死

   即使生老病死乃是自然现象,但是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却仍然是非常可怕的禁忌话题。人是不得不死掉的,但是往往在寿终正寝之时,我们依然难以接受死亡的现实。或者说,是无法想象死亡,想象只能够出自于能够自主呼吸的完整的活人,而死人身体腐败,意识消失,被剥夺的思考的权利和自由的机会。

   但是不得不说,由生到死的过程虽然漫长,但是真正濒死的体验——就像在水里抓住稻草一样,那种无能为力的绝望——如果你没有真正到那一个境地,估计是不会明白的,可是到了那个地步,你也离死不远了。
   列夫托尔斯泰在描述伊凡伊里奇的死亡体验之时,便把这种无能为力描写的入骨三分。
   没有人能够切身实地的体会将死之人的感受,在伊凡将死之时,他感觉到任何人都在离他而去。
   “生活在死亡的边缘上,而且孤孤单单,没有一个人了解他,没有一个人可怜他。”他躺在床上想,“他们谁也不知道,谁也不愿意知道,谁也不可怜我。他们在玩。伊凡伊里奇同时也在诅咒周围的一切——“(他听见从门外传来的远远的歌声和伴奏曲)他们对一切对置之漠然,可他们也同样是要死的。这帮傻瓜们。我先死,他们后死;他们也一模一样。可是他们却在洋洋得意。这些畜牲!”
   但是,若是仅仅从病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似乎周围的人所作的一切都是不人道的。是冷漠的。这种关心的缺乏和无力感导致病人对周遭的一切感到无奈并且厌恶。
   但是若是为什么你这么痛苦,那么便要其他人也要跟你一起痛苦呢,因为是病人,就有权利随时发火,不只你要痛苦,最好别人还要感同深受,陪着你一起难过,一起挣扎?伊凡伊里奇的这种想法,不仅是对他的亲人是一种苛责和伤害,并且在那么一瞬间造成了彼此心中的遗憾和无奈。
   或则每个人都应当知晓,在你遭遇艰难的时候,你要明白,有些事情是别人不能够帮你分担承受的,比如说死亡和分离。
   细读这件作品,还是让人心生忐忑,因为这篇文章花了较大的篇幅,描写的却不是自己对死亡的感受,而是自己眼中,别人对自己死亡的感受。这种活在别人眼里的生命态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在尽力避免,但是却始终无法避免的。
   伊凡伊里奇虽然生了重病,快死掉了,但是家人都很关心他,同事也过来看他,还有一个人照顾他的日常起居。可问题是,他是怎么看待这些关心和照顾的。
   当一次争吵之后,他第一次告诉妻子自己可能有病时,妻子硬要他去找一位名医,回来拿到处方,又马上打发仆人去买药。然而,当他想出去问朋友有关自己的病情,妻子带着特别伤感和难得的和善的表情问他到那儿去时,这种和颜悦色却使他“升起一股无名之火。”当妻子准备不吝金钱延请名医来家中时,并过来吻他的前额时,托尔斯泰写道,他对她“真是恨之入骨,只是强忍着才没有把她推开。” 他的妻子想夜里亲自陪他,他坚持要她走。当妻子和他谈到药物时,他把自己的视线向她转过来,以致她没有把自己的话说完:“他在这一瞥中表现出了极大的憎恨。而且是对她的极大憎恨。
   这似乎在常人来看,都是极不正常的心里。这种极大的憎恶到底从何而来?便是恐惧,对于死亡的恐惧,对于未知的恐惧。这就像行走在漫漫洞穴之中(苏格拉底洞穴理论),即使偶见阳光(回光返照),但是在回到洞穴的那一刻,其间的黑暗已经足够吞噬自己的影像,让人无法看清楚未来,也不能够让你的同伴了解你的苦痛以及绝望。
   这种绝望,不只是出自于死亡的阴影,更加是因为他觉得家人对他爱的不够,让他在世间最后的时间孤立无援。如果这种爱和关心并不足够,那么家人做到如何程度才能够抚慰将亡之人。又或者,这种爱和关心,到底是应该是无限度的,还是应当是相互的。病人到底有没有权利无限度的要求家人为他自己付出一切,陪着她一起折磨难过呢。
   ——就我的看法来看,当然是不应当的,如我在前面所讲,生命之中有一些你必须独自面对,比如说死亡的苦痛和绝望——如果在那时候,家人关心关怀你,你应当感恩。如果没有,到底也不能够进行抱怨——因为死亡是一个残忍的事情,而且除非你死过了,否则永远不能知道详情——所以说,你无法苛求活着的人了解并体会死亡的感受。所以,活着的人永远无法满足濒死者的要求和心理。这种两相对立的矛盾,使得快死了的人无法和活着的人达到沟通和谅解。
   ——而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可是濒死的人,我是说如果我快死了,当然希望别人尽可能的关心你,理解你——这样的要求,对于步入即将步入黄泉之路的人们,这样可怜而渺小的心愿,也是很正常的吧。
   综上所述,就上面的事实来看,对死亡,人们或许不得不达成这样的一个共识:
   1 死亡是孤独而且残忍的,活着的人不能够设身处地的体会濒死者的感受,而且这种矛盾不可调和
   2 不管他们多么的坦然面对死亡,但是实际上是需要他人的同情和关注的
   虽然如此,但是最后,我们终究是不得不面对死亡和离去。
   
   伊凡伊里奇在最后也是勇敢地面对了,他在后面几乎对周围达成了和解。他接受自己将要死去的事实。
   在主人公最后弥留的时刻,在他临死前的一小时,妻子走到他跟前,他望了她一眼,看见她张着嘴,鼻子上和腮帮上还挂着没有擦净的眼泪,神情绝望地望着他。这时,他终于也可怜起她了。他想:“是的,我给他们增加了痛苦。”他想说“宽恕”,但却说成了“快去”,因为没有力气更正,他便挥了一下手,心想她们自己会明白的。他自己也突然明白了,他既然可怜他们,就应当做到使他们不痛苦,做到使他们,也使自己摆脱这些痛苦。“多么好啊又多么简单啊。”这时,取代死的是一片光明,他第一次感到快乐。他听到有人在他身边说“完了”,他对自己说,“死——完了,再也没有死了。”于是他死了。
   这是一个和解的结局,一个美好的结局。在必不可免的死亡面前,我们还能期望什么比这更好的结局呢?在尘世的这一边,我们又还能期望看到什么比这更好的情景呢?在此,终于达到了对于不仅死亡的真理、还有对于生命的真理的某种认识;不仅对于自我之真理的认识、还有对于自我和他人关系之真理的某种认识。但是这种认知,会不会太迟了。对于亲人和自己来说,太迟了——于是谅解和原谅都觉得来不及。
   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表达这种态度的话,那么达成谅解的时间不必那么晚,自己和家人也能够彼此守护和相依。
   但是在另外的一方面来说,这种对死亡的批判,是不是只有在目睹死亡的过程之后才可以发生。换一句话,这种批判,或许也是建立在自己还是属于“活着的人”的基础之上而显得过于的武断甚至苍白无力?
   
   由此,我们不妨从另外的角度来审视伊凡伊里奇之死。
   以下引自何怀宏对此的评论:其中也很好的表现了我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和态度:
  伊凡伊里奇面对死亡的态度,以及他对周围的人的看法,在事实上造成了比较极端的个人主义的思想。它致力于自我在精神和道德上的完善,致力于自我的得救和永生,或者自我名声和功业的完成。在此,它也试图唤起别人的死亡意识,唤起别人对生命的警觉和反省。应当说这种立意高尚的自我主义态度并没有什么不好,它甚至是一个精神上不自甘堕落或平庸的社会所必须有的,构成一种人类中精华性的东西——虽然能如此承担的人很少。但这种“立己主义”要谨防矮化乃至仇视他人。在个人追求圣洁的方面,他对自己做什么应当都是可以的。比如《谢尔盖神父》中的主人公,他突然放弃自己的世俗前程而做修士,他为了抵抗情欲而剁掉自己的手指头。如果说这些事也不合常情,但它们主要是涉及他自己。他没有强求别人这样做,他也没有去因此去憎恨别人。
  伊里奇因为死亡的临近而反省乃至否定自己过去的生活是富有意义的,但他没有理由因此而否定别人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或者说他只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认识起一种震动和感召的作用,但他无论如何不必去憎恨别人。至于他过去的生活是不是真的就必须全盘否定或必须从根本上否定则是另一个问题。事实上他过的生活也是大多数人所过的日常生活,他可能有点庸俗,但也没有表现卑鄙,他上班履行公务、公余以打牌为乐,也关注自己的职务升迁,但并没有去使用贿赂或其他不正当的手段来钻营;他也经营自己的家庭经济和装修房屋,但也并没有贪污和浪费。面对死亡对自己生活的严厉反省,的确使人可能获得对生活的一种重新认识和新的意义,但是,这种认识究竟是带来整个生活的改弦更张,还是外在行为上仍是像以前一样的打水劈柴,都将因人而异。只是即便仍旧是打水劈柴,也和以前可能有些不一样了,其意义有所不同——这就像谢尔盖神父又从修道院逃出回到世俗社会过日常生活一样。
  许多比较温和的个人主义者可能有些不一样。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希望临死前有亲人、朋友在身边真诚地关心我们。但他们多数可能也会这样对待别人的关照:得到了,感激;得不到,也不怨恨。我们没有必要希望世界上所有人都来注视我的死亡。我们自己以前又何曾像关注自己的死亡一样关注过世界上其他人的死亡?如果每一个人都像死者自身一样关注他自己的死亡,人类又何曾能够正常地生活和延续下去?的确,这里有一种肉身的分别性:你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你的死亡就是你的死亡。即使是再爱你的人,也不能够完全体会到你的痛苦,更不可能代替你死亡。但是不是能够坦然一点对待这种肉身的分别性?
  这并不是轻视和低估死亡对于我们理解和领悟生命的意义。但是,死亡是一个体性的事件。当死亡来临到我们某一个人面前,我们必须独自面对,也应当独自面对,这没有什么奇怪。我们应当自己去进入深渊,进入黑暗,去探知死亡的隐微,而不必把所有人都拉进深渊。就让这痛苦尽量由我们自己承担吧。这才是一种英雄气概。而托尔斯泰的态度则可能是有点怯懦和自私的,缺乏一种真正正视死亡的担当和勇气,它还带有一点轻视女性的男权主义的色彩、带有一点鄙视普通人的精英主义的色彩。
  对于一个真的是如托尔斯泰所描述的濒死病人的态度,我们并不会苛求和谴责。关键的是作者对这样一种“态度”的“态度”。作者通过大量的描写,似乎表明他是赞许这样一种态度,而这实际上是作者的态度。的确,主人公的“恨意”并没有多少行动来表现,而主要是通过作者的心理描写。这也说明这主要是居高临下作为叙述的主宰的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感觉。
   托尔斯泰的递给高尔基看的日记中有一句格言:“上帝是我的欲望”,而“上帝”也就意味着“永生”。——虽然这是永无可能的
   
   死亡和爱情,大概是文学作品里面永恒的主题,这话固然不错,但两个主题其实大不相同。因为我们可以活着享受爱情,但是却不能活着体会死亡。死亡最可怕是什么,是意识的消失。是自己的意识存在以及在他人心里的意识形态被逐渐的抹杀和摒弃。这种摈弃和遗忘,在活着的人来看,已经是不可谅解和调和——但是又是一定会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
   照着常理来说,死亡一定会发生,而活着的我们,也一定有一些机会目睹别人的死亡和离去。可是不能不说,就算是见过死亡,如果没有真正的死掉。也还是不会明白死亡的意义和生命本身的含义所在——可当明白的时候,大概也没有机会与旁人诉说以及感恩生命了。
   而死亡总是我的死亡,生活总是我的生活。
   苏途同归,而我们都在各自前行,直到永恒的终点。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乐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乐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