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

评分:
6.0 还行

原名:Manhattan又名:曼克顿

分类:剧情 / 喜剧 / 爱情 /  美国  1979 

简介: 40岁的艾萨克·戴维斯(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饰)在写作上不算成功

更新时间:2017-10-25

曼哈顿影评:说谎的人最忧愁

黑漆漆的城市,白晃晃的焰火,就是《曼哈顿》。
正如绚烂、空洞,是主角们的生活。
影片一开始,伍迪·艾伦用一段蒙太奇镜头展示了纽约的街景,那忙碌的、躁动的、浮华的城市。
不禁使人想起安东尼奥尼的电影《蚀》的结尾,那段长达八分钟的空镜头蒙太奇,将罗马拍成了一座空旷的巨型建筑,那样冷寂、肃杀,亦如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和那静静流干的水桶一样,终究是浮梦一场。
与之相比,曼哈顿似是热闹的、炽烈的。
只是在这热闹背后,隐藏着更深晦的不安。
“他和他所爱的城市一样,既坚韧又浪漫。
在他的黑框眼镜之后,盘绕着的是丛林猫般的性欲望。
纽约是他的城市,一如既往地属于他。”
这是艾萨克(伍迪·艾伦饰)为自己的书写下的开头,他42岁,是一个不太成功的作家和一个蹩脚的节目制作人,自命清高、玩世不恭、夸夸其谈,却又缺乏责任感。
他不无骄傲地写道:纽约是他的城市。
或许是的,这座城市的性格,正在蚕食着每个身在其中的人。
又或许是我搞反了,应该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塑造了这座城市的性格。
不管怎样,人们总是对自己的城市又爱又恨,爱它的特质,也恨它的特质。
“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她,就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在一座名叫Elaine’s的酒馆里,艾萨克带着17岁的女友翠西和好友耶尔夫妇,如往常一样喝酒闲聊。
他们谈论着艺术的本质、谈论着天赋与勇气,并不抽烟的艾萨克,点燃了一支烟,他怕致癌,又要用抽烟来装酷,一副典型的知识分子模样。
应该说,这是一部「状态」大于「故事」的电影。
伍迪·艾伦要给我们呈现的,是一群纽约的知识分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生活。
比如艾萨克,他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前妻抛弃他和拉拉女友私奔,还写书大肆爆料他们的婚姻秘事。
这令艾萨克十分苦恼,而更令他苦恼的是眼下的生活:
他正在写书,却苦于没有灵感,迟迟没有下笔;
他厌恶自己为电视台写的那些脚本,愤然离职,又对接下来的生活无着,缺乏准备;
他正和一个比自己小25岁的女孩交往,他还为此自嘲:“天呐,我竟然和一个要交家庭作业的女孩交往……”
这就是他的生活,自作、自恋、自怜,满嘴大道理,举止洒脱,却对生活无能。
再看他的好友耶尔,一个文质彬彬的男人,和妻子过着幸福的生活。
那晚从酒馆出来后,他拉起艾萨克走到前面,小声说:“我想告诉你一件事,又不知从何说起。大概几个星期前,我在晚宴上遇见了一个女人,我可能有点儿陷进去了……”
艾萨克表示不解。
耶尔接着说道:“我知道,我爱我的妻子,她很完美。可这一次不一样,我恨自己,我感到害怕,我……”
耶尔语无伦次地表达着自己的「困境」,可是他的语气,却又像是在诉说某种「甜蜜的烦恼」。
这才是知识分子们最高明的虚伪,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是冠冕堂皇的伪装,可以把「卑鄙」解释为「哀愁」,把「肮脏」编织成「情话」。
耶尔的情人,名叫玛丽(黛安·基顿饰),是个神经质的漂亮女人。
在被耶尔甩掉后,她成了艾萨克的「二手玫瑰」。
好友的情人成了自己的情人,这个剧情实在狗血,但伍迪·艾伦却把它处理得极其温柔可人。
一次是傍晚,两个失意的人都不愿回家,就坐在布鲁克林大桥边的长椅上,就着蒙蒙的雾气,聊各自的心事。
一次是雨天,两个人约好在天文馆,镜头随着他们在光影摇曳的场馆里游荡,像是漫步在星河里,也像是置身于微观的宇宙中,这比《爱乐之城》里那段「天文馆的空中漫步」要写实得多,却又格外超现实的浪漫。
就这样,艾萨克迷上了玛丽。
和玛丽在一起,艾萨克感觉自己又回到了成人的世界。
而在17岁的翠西面前,他却感到矛盾,他虽然迷恋翠西年轻的身体,却又对他们年龄的差距感到不知所措。在这份有违世俗眼光的爱情面前,艾萨克的表现一点也不像个冲破传统的勇士,而更像个唯唯诺诺、进退两难的懦夫。
影片中,伍迪·艾伦充分利用了宽屏画幅来进行场面调度。
在艾萨克的家里,我们看到屏幕最左侧,是翠西在灯下的沙发上看书,艾萨克从屏幕最右侧的旋转楼梯走下来,穿过客厅,来到翠西的身边。于是年龄的距离,成了空间的距离;心灵的隔膜,成了房间的隔膜。每一步的靠近,都显得困难重重。
翠西说:“艾萨克,我想我是爱上你了……”
艾萨克却说:“你还年轻,可千万别把这一切太当真。”
在最后的夜晚,艾萨克和翠西坐着敞篷马车,徜徉在灯火环抱的林荫路上。
接下来艾萨克说的话,是我听过的最美的情话。
他对翠西说:
你知道吗?上帝或许可以用你来回答约伯。
上帝会指着你说:我干了许多可怕的事情,可我也创造出了像她这样的女人。
然后约伯会说:好吧,算你赢了。
可是,那又怎样呢?
当翠西要去伦敦读书,征询艾萨克的意见时,艾萨克劝她不要放弃这个机会。
翠西问:那我们呢?
艾萨克说:我们?我觉得我们不能再这样了,你已经开始黏上我了,这是不对的。
翠西:不,我不是黏上你了,而是爱上你了。那么你爱我吗?
艾萨克:事实上是,我爱上另一个人了。
接下来发生的,是影片里最让人心碎的一幕。17岁的女孩,落泪了,哭得就像是玻利维亚孤儿院里等待妈妈的孩子。
我并不想用「渣男」这个词来形容艾萨克。
他不过是个包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自命清高,却又极度自卑。
翠西在他的眼里,是一段注定会失败的爱情,因为她太年轻,而自己太老。
于是他从一开始,就拒绝让自己过分地投入,以此来守护内心的一点可悲的尊严。
这种所谓的「精致」,其实只是一种「粗粝的精致」。
艾萨克早已失去了无知无畏的勇气,而更多的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患得患失。
他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他内心炙热,却在外面罩上冷漠。
他怀疑这个世界,而怀疑的代价是真诚的丧失。
应该说,《曼哈顿》是一部喜剧,而喜剧的底色永远是悲凉的,是把人生的「苦」酿成荒谬的「酒」,然后一饮而尽,笑中带泪。
伍迪·艾伦的电影,总是充斥着各种神经质的嘴炮,全程聒噪,但突然安静下来的一刻,总是格外揪心。
就像《曼哈顿》里,玛丽叫来艾萨克,在冰冷的客厅里,对他说:“我想,我仍然爱着耶尔……”
那一刻,空气凝固了几秒,像一计落空的重拳,一则哑然的笑话,憋得人心沉。
就像在影片的最后,艾萨克真诚的面对自己,终于发现翠西才是那个值得珍惜的女孩。
伴着《He Loves and She Loves》雀跃又怅惘的乐声,他穿过曼哈顿繁华依旧的街道,跑到了翠西的宿舍门前,却发现这个被她劝去伦敦的女孩,已经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
一切都已太迟了。
可不管怎样,这个悲伤的故事,还是在结尾处流露出了一点暖色。
虽然艾萨克心里清楚,一切已于事无补,但他还是说出了那句:“我爱你,请留下来。”
这短短一句,是这个中年男人在这部电影里,唯一的闪光点。
那一刻,42岁的艾萨克站在17岁的翠西面前,就像个乞求的孩子一样。仿佛一瞬间,两个人的年龄和身份发生了互换,成熟的人成了弱者,而幼稚的那个却成了成人。
翠西说:六个月后,我就回来了。
艾萨克:六个月?你知道六个月可能会发生多少事情吗?
之后翠西的话,就像是「童真」对「世故」的一句劝慰:“不是所有人都没有原则,你应该对人们保留一点信心。”
镜头停止,停在艾萨克似懂非懂的脸上,他释然地笑了笑。
终究,在真诚面前,知识和成熟才是最没用的负担。

很奇怪,《曼哈顿》是伍迪·艾伦最不喜欢的一部作品。但它却是我最喜欢的一部。
记得伍迪·艾伦曾经说过:我人生的一大遗憾就是,我不是别人。
这正如他的电影,总是带着鲜明的个人标签,一看便知。
对了,艾萨克的书,又在继续写了。这一回,他不再留恋于浮华的纽约,而是去追问人生的意义。
他写道:
为什么活着是值得的?这是个好问题。
我想,一定存在着一些东西,使我们值得活下去。
比如:格劳乔·马克斯、威利·梅斯、《朱庇特交响曲》第二乐章、路易·阿姆斯特朗、还有瑞典电影、福楼拜的《情感教育》、马龙·白兰度、塞尚画的那些不可思议的苹果和梨子、三和餐厅的螃蟹……
还有,翠西的脸。

曼哈顿的相关影评

曼哈顿
破浪 • 豌豆
曼哈顿
看 • /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乐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乐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