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线

评分:
6.0 还行

原名:Linha de Passe又名:

分类:剧情 / 运动 /  巴西  2008 

简介:

更新时间:2014-07-01

越线影评:永远缺席的父亲 永不缺席的足球

对于并不了解巴西文化的人来说,那里最著名的输出无疑属于足球和桑巴,其电影产业则是相对遥远且陌生的。巴西电影的辉煌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类型片、新浪潮与B级片创造的票房峰值,随着政府资助的削减而消沉,直到九十年代,随着浪漫哀婉的《花好月圆》,感人至深的《中央车站》,暴力残酷的《上帝之城》,以及两部剖肤及理的《精英部队》,在国际上屡获好评,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立体而复杂的巴西社会。
  
当回溯巴西电影的这轮崛起时,一个名字无法忽视,沃尔特·塞勒斯,可以说是当下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巴西导演,即便在他本人的偶像马丁·斯科塞斯看来,塞勒斯也足以承担起传承历史与情怀的重任。无论是初试啼声的《异国他乡》,享誉国际的《中央车站》,还是沉重如《太阳背面》,挥洒如《摩托日记》,观众都能透过塞勒斯的镜头,打开巴西人精神世界的窗口。假如要在他的这些作品中,挑出一部反映当下巴西人生活的影片,那2008年的《越位》再合适不过了。底层民众为了生活而坚守,心怀理想不弃追求,单身母亲与她四个儿子的平凡小事,触及到了宗教、犯罪、种族、教育和足球等各个社会层面,构成了颇具代表性的“巴西一家人”。
  
入围2008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一举斩获最佳女演员殊荣,可《越位》在塞勒斯的作品表中时常被忽视。究其原因,或许是影片描绘的人群太普通了,既没有切·格瓦拉那样的传奇性,也缺乏《中央车站》的身份与认知碰撞,不够激情。塞勒斯对这部作品的情绪的确是十分克制的,即便是最后的高潮,也以开放式的态度来处理,让所有人物在可接受的轨道上继续前行。荣登影后的桑德拉·科维洛妮并不算著名,片中她不仅要独自养育着四个儿子,自己还身怀六甲,负担之重可想而知,其内心的坚韧更让人敬佩,质朴的表演也令人感动。影片中四个儿子各有问题,代表着巴西人的各类身份与生存信念:老大已为人父却游手好闲,整日骑着摩托无所事事,最终沦为抢劫犯;懦弱老实的老二虔诚信教,为母亲分忧的同时,却在世俗的压力中迷失了信仰;老三的足球天赋因年龄受限,总是难以通过职业球队的甄选;最小的儿子更是纠结于肤色的差异,只能在偷学开车中寻找自我和父爱。整部影片所截取的生活段落,不过是从5月到9月的一个夏天,没有惊世骇俗的创举,也没有贵人的不期邂逅,这不过是圣保罗无数个日日夜夜中的普通一段,但对于这个家庭而言,却又是弥足珍贵的。塞勒斯的镜头因为足够靠近而足够真实,《越位》里诸多细节隐藏着心理变化的预兆,这种对于生活最细致的观察,颇具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遗风,在粗粝中闪烁着光芒,为这个贫穷的家庭编织着情感的纽带。
  
其中最明显的纽带自然是足球,从影片开场到结束,球场上的欢呼声伴随着球员的带球、过人和射门,每一个巴西人都把足球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乃至奋斗一生的目标。从母亲与酒吧老板的侃侃而谈可得知,她们这般年龄的“巴西大妈”从年轻时起就是铁杆粉丝,对俱乐部和球员如数家珍,这份执迷自然遗传给了儿子们,为了三儿子的足球前途,这个收入菲薄的清洁工也会努力去筹集签约所需的“巨款”。母爱的伟大在影片中不止一处闪现,兄弟之情也是伴随着足球不经意间流露。影片所采取的平行结构,基本上是分开同步叙事,四个儿子间碰面时,大多骂骂咧咧的粗鲁态度,似乎并不团结,可到了踢球时兄弟间的默契就显现出来。几个儿子在院子里踢球的那场戏,可知足球是他们从小玩耍和成长的见证,当哥哥的迷茫了,当弟弟的仍不舍放弃。残酷的现实是,这个足球王国里“踢野球-被球探相中-被职业俱乐部选上”,是千万底层青年们出人头地的“独木桥”。年满18岁的三儿子达里奥为了入选青年队,不惜篡改身份证,连一双新球鞋都买不起的他,好不容易被球探发现,却必须先付三千元才能打通关节。一方面是母亲因怀孕而失业,另一方面是预付巨款才能继续踢球,生活的艰难挤压着贫民青年的理想,他甚至没有学历和经验来谋得一份工作,而有钱人的儿子却能随心所欲的踢球、泡妞、嗑药。在世界杯开幕的今天,重看六年前的这部影片,才会理解为何有如此多民众反对巴西政府的巨额投入。国家队和顶级俱乐部的战绩,其实掩盖了足球圈底层里被漠视的潜规则,贫富阶层差异形成的强烈对比,让人们为巴西式励志欢呼的同时,更需反思体制对青年的残酷。用罗马里奥接受《队报》采访时的话来说“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不一定需要足球,却都需要教育。”
  
所幸在达里奥这条最完整的线索中,留下了一个走向光明的结尾,足球本身的机遇终没有埋没天赋,这更像是对母亲默默支持的回报。原本堵塞如下水道的生活,在达里奥疏通的那一瞬形成了分水岭,命运随后也出现了转机,老大丹尼斯在犯罪时的悔悟,老二迪诺在受洗时的顿悟,导演“理想化的乐观”,没让整部影片的基调过于灰暗。小儿子雷吉纳多的“开车梦”,则承载了塞勒斯作品中一贯寻找的“缺失的父爱”。
  
从《异国他乡》、《中央车站》开始,塞勒斯就一直在强调巴西社会中缺少真正的父亲,《越位》里孩子们的父亲从未出现,相比哥哥们,未成年的雷吉纳多更在乎“爸爸去哪儿了?”。因为缺少父亲的引导和约束,少年们在成长中难免陷入混沌和迷茫,再加上小儿子与众不同的肤色,他敏感、自卑的心灵更需要关怀,而“开公交车”就成了他追逐父亲,寻求独立的承载。其实塞勒斯在小儿子这条剧情上设计了巧妙的伏笔:他偷母亲钱时,想必已经发现了父亲的照片,背景中的公交车成了线索,潜意识奢望在学车、开车的过程中,遇见这个黑皮肤的父亲。从广义上说,“巴西一家人”,乃至整个巴西,都笼罩在父亲缺失的阴影下,二儿子对上帝神迹的笃信与怀疑,同样是内心父亲形象的某种投射,母亲肚中的胎儿,更是始终未提及父亲是谁。

在塞勒斯最擅长的抒情配乐中,雷吉纳多开着偷来的公交车上路了,这结尾一幕让人不禁联想起《摩托日记》和《在路上》,将是另一部公路片的历程。可惜现实并没有电影中那么浪漫,小儿子段落改编自巴西的真实案件,原型则是走向了犯罪的悲剧。缺乏足够的家庭和社会教育,也不可能让所有底层年轻人都去踢球,甚至像迪诺般用主的虔诚来保护自己时,道德依然很残酷。由此联想到1998年的《中央车站》,十年前的约书亚如今已成人,同样缺少父爱的他,在兄弟那里能够获得很好的照顾吗?一个不是巧合的巧合,《越位》中三儿子达里奥的扮演者文尼希斯·德·奥利维拉,就是《中央车站》中的男孩约书亚,塞勒斯在《中央车站》中已触及了巴西社会的犯罪和教育顽疾,但至今没有答案。
  
年轻的格瓦拉告别父母和女友,跨上摩托走向了革命之路;满怀信心的纳西门托队长在制度的腐败下,且战且退。巴西这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模式,并没有彻底改变底层民众与中产阶级的对流,反而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危机。所幸像沃尔特·塞勒斯,法比奥·巴雷托,费尔南多·梅里尔斯,丹尼拉·托马斯,何塞·帕迪里亚这些年轻的巴西电影人保持着敏锐和清醒,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揭示这个国家的冷酷与温情。
  
  Luc,2014年6月,发于《北京青年报》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乐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乐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