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蚀的日子

评分:
6.0 还行

原名:Дни затмения又名:日蚀之期 / The Days of Eclipse / Dni zatmeniya

分类:剧情 /  苏联  1988 

简介:

更新时间:2016-05-30

日蚀的日子影评:日蚀的日子——是寓言,更是预言

《日蚀的日子》是一部隐喻与象征意味极其强烈的电影,也依然贯彻了索库洛夫的反叙事风格。电影的名子暗示了一段“不见天日”的时间,而影片讲述的是年轻医生马里亚诺来到一座沙漠中小城后发生的事情。影片第一个镜头——快速移动的俯瞰画面标志着:这座城市才是电影的主角。
《日蚀的日子》的拍摄地是苏联边境小城克拉斯诺沃德斯克。在1987年影片拍摄时,克拉斯诺沃德斯克所属土库曼仍属于苏联的一部分,索库洛夫自己就曾经在克拉斯诺沃德斯克真正地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工作的需要,他的军人父亲在他学生时代就把他带到此地,虽然索库洛夫后来又回到莫斯科上学,但直到影片拍摄时,他的父母依然居住在这里。从影片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索库洛夫对克拉斯诺沃德斯克谈不上喜爱——特别是在对比他在《父与子》中拍摄的故乡彼得堡之后——但他十分了解一个真实的克拉斯诺沃德斯克,他用记录性镜头呈现这座城市,正是看中了它背后某种特殊的气质——
历史上,克拉斯诺沃德斯克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区。它曾经分别被波斯人、马其顿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鞑靼人所征服,可以说克拉斯诺沃德斯克就像是一个各种族、各宗教人类的流放之地。影片中,虽然观众经常被回绕在耳边的各国语言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但他们依然有着共同的身份——苏联人。马路边巨大的锤子与镰刀雕塑正是其显在的象征物,故事本身也在不断地提醒观众这一点。索库洛夫采用借喻的方式用克拉斯诺沃德斯克指代了前苏联,试图表现在一元体制下多元化民族的生活状态。
至于对城市的描述,正如影片借马里亚诺之口所吐露的那样:“这是一个变态的野生禁区。”城市坐落在一望无边的荒漠中,城中几乎看不到绿色植物,一切都笼罩在灰黄的色调中,主人公房间附近总是不断地出现蜥蜴、蟒蛇等爬行动物,令人猝不及防;气温一会很高、一会又很冷;房屋会莫名其妙地“流脓”;偶尔还会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直至最后,整座城市在马里亚诺的眼前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与这个奇怪的城市相对应的是这里奇怪的人们,这个城市中的人就像荒漠中的沙子,观众从他们的眼中看不到丝毫鲜活的生活气息。人们要么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要么蹲在残垣断壁前看风景、吃东西、总是有些人伴随着响彻天际的伊斯兰风格流行音乐,在街边忘情地跳舞,总有另一些人们表情麻木地看着跳舞的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切,那就是荒漠化——无论是就地理空间或是精神世界而言。
影片两个多小时的时长中,大量的时间都在记录式地表现这里的城市和人们。整个城市中的人们都在无意识中进行着表演。索库洛夫在《悲伤与麻木》中相互交错呈现的“叙事”与“记录”两个时空在《日蚀的日子》中走向了完全的统一,既不是表演也不是记录回放,而是“当下”的“真实”的呈现。但有趣的是,索库洛夫在这真实当中也在刻意地构造虚假感:影片第一个镜头表现了克拉斯诺沃德斯克的全景,那其实是索库洛夫在室外制作的一个城市沙盘模型,影片中马里亚诺曾经从沙盘旁边经过,看起来就像巨人走过城市一样。索库洛夫这么做有意使观众产生对这个城市的间离效应,影片最后,索库洛夫让整个沙盘,也就是这个“城市”突然消失掉,更强化了这种冷眼旁观的感觉。所以整部影片更像是在虚构时空下人们真实出演的“寓言故事”。
这部“寓言”式的电影,给出了非常多的“谜题”等待观众解开:在这个边境小城中发生的故事,可以用光怪陆离、荒诞又乖谬来形容:马里亚诺作为一个儿童医生,自影片开始即在写作论文,但他的工作和写作事业在影片叙事起不到任何作用,也看不到任何意义;他的邻居突然莫名其妙地自杀了,死后又鬼使神差地对他说话;一个歹徒突然闯进来,在挟持马里亚诺后被警察打死;一个小男孩突然造访又突然被带走;而他唯一的朋友萨沙义无反顾地选择远走他乡。整部影片就是被这些彼此孤立、全无逻辑的事件所串联的,并且看似不加雕琢地平铺直叙出来。但这些所有线索都可以在当时影片拍摄地,以及索库洛夫本人所处的社会与政治语境中找到答案:主角马里亚诺就像索库洛夫自己,马里亚诺作为俄罗斯人,因为工作需要而来到克拉斯诺沃德斯克,这与索库洛夫的经历类似,马里亚诺同时是一个专业人员,专注于研究儿童疾病,并始终在创作论文;这暗合了索库洛夫锲而不舍的电影艺术家身份,而且索库洛夫本人十分热爱文学,写作也是他的爱好;马里亚诺和索库洛夫的工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个通过医术祛除身体的疾病,一个通过艺术净化人的灵魂。他们在同样的“体制”中,也面临了相似的困境——一种难以言说的力量。在斯特鲁加茨基兄弟的小说中,来自苏联体制内部的高压政策被称之为“压力”,马里亚诺等人所遭遇的正是这种无形的、四面八方的“压力”:总是有人以各种方式表达对马里亚诺进行论文创作的不满。影片一开始就有人抢走他的文章扔了一地;劫持者胡巴严厉呵斥了他毫无价值的研究行为;朋友萨沙的历史老师则告诉他,赶紧放下手头的研究,国家根本不需要它……除此之外,人们面对“压力”时的各种选择也在电影中一一地“演绎”了出来:身处“体制内”的安德烈▪帕夫洛维奇警官不堪压力而选择自杀,当马里亚诺去停尸房看他时,他的死不瞑目的灵魂还劝诫马里亚诺不要走出生活给你划定的“圈子”否则会引火烧身;安德烈▪帕夫洛维奇生前跟马里亚诺提到了胡巴这个人,他们也许是某种形式上的“战友”,但胡巴选择了最激进最暴力的反抗方式,他拿起了武器,并且强迫马里亚诺跟他走同样的道路。他的结局十分悲惨,事实证明这两种面对“压力”的反抗方式都失败了。马里亚诺的朋友萨沙从父母流亡的经历中提炼出了自己生存理念,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逃避,永远地离开这座城市。这些支离破碎的情节看似并无关联,但当我们将它们与索库洛夫在80年代末期举步维艰的创作经历,以及他的同事和周围的人们各自不同的人生选择相联系时,其中隐藏的对应关系也就不言而喻了。影片中,只有马里亚诺与所有人都不同,作为一个职业医生,他选择留下并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勇敢地承受指责与压力,继续自己的事业,不止如此,他还怀抱着悲天悯人的姿态去接受和治疗所有人患病的人,不论种族和身份——就像索库洛夫自己一样。
为了证明了马里亚诺的勇气、正义和他存在的价值,并给予他积极向上的力量——一个天使一般的小男孩趟在了他的门前。他美丽纯真,但是身患疾病。小男孩短暂的降临给影片带来了不同的气息:马里亚诺的房间突然变得通透明亮,还原了本来的色彩,而在此之前房间始终笼罩在灰黄色或绿色的单色调中;电影音乐突然变得灵动起来,先是活泼的手风琴进场,而后是优美的唱诗班合唱和空灵的长笛声,优美的旋律最终被淹没在广场跳舞者播放的聒噪音响中,两种声音构成了显著的对抗性力量。夜晚,小男孩因为痛苦而无法入睡——他是在替世间的罪恶而承受着赎罪的痛苦,但在第二天,他被自称桥梁建筑队16分队的建筑师带走——没有任何“虚假”的奇迹发生。镜头以极低的角度仰拍男孩被抱走的一刻,他的动作就像天使在高飞。而他第一次出现的镜头则恰恰相反,是一个从屋顶俯瞰地面的视角,它寓意着天使刚刚降落凡间。
“天使”离开后,城市的命运迎来了倒计时。当马里亚诺把萨沙送上客船,行将告别时,空中竟想起了似曾相识的音乐——动画片《三只小猪》的配乐,这个音乐在索库洛夫上一部末日题材电影《悲伤与麻木》中曾出现过,在那部电影中,伴随着《三只小猪》的高潮,人们的栖身之地突然被炸成了废墟。在《日蚀的日子》里,它依然是末日行将来临的标识性元素——音乐停止,客船开走,马里亚诺背后的城市就突然消失了。
《日蚀的日子》是一部悲剧史诗,它叙事的宏观性、抽象性与它表达的深刻思想性使它成为索库洛夫早期作品的优秀代表,他情节中所隐含的自传性,使其成为认识和理解索库洛夫的“寓言”。《日蚀的日子》上映后四年,苏联突然解体,人们霎时感到这部“寓言”的预见性。但《日蚀的日子》就像索库洛夫以往的作品一样,它仅仅是影射,而绝不直面任何政治性或社会性的话题,一切意义都小心地隐藏在自然主义的影像中暗暗发酵——这是索库洛夫的艺术风格,更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不得不遵循的“生存策略”。由此看来,《日蚀的日子》这个作品本身的悲剧性恐怕要比它所呈现的更甚。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乐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乐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