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评分:
6.0 还行

原名:タンポポ又名:Dandelion / Tampopo

分类:喜剧 /  日本  1985 

简介: 单身妈妈蒲公英(宫本信子 饰)在丈夫去世后独自经营一家名为“来来轩”的拉面馆,但

更新时间:2020-03-09

蒲公英影评:日本拉面的爷爷竟然是阳春面


▲《蒲公英》日本版电影海报

春暖花开,虽无心吃喝,但对撸片儿却兴趣盎然。

今儿看了一部岛国1985年的影片《蒲公英 タンポポ》,这是日本著名导演伊丹十三的早年作品,说的是一群爱管闲事儿的路人,帮助一位拉面馆女老板重振家业的事儿。

▲日本名导伊丹十三说:“一切从酱油拉面开始!”

故事挺简单,没啥跌宕起伏。但作为当年怀揣各种梦想的伊丹十三,在这片子里夹带大量私货,各种与主线毫不相干的桥段穿插往返在影片各处,但却丝毫没有影响整片的观影体验,反而增色不少。如果伊丹十三能再重拍此片,相信一定会拍出一部反应日本社会百态的生活流经典。

1

大师习作

手把手教你开面馆

▲《蒲公英》欧版的电影海报,侧重表达电影中笔墨不多的另一条线,总之,食色不分家,观众各取所爱。

影片一上来:雨夜中,大货车的副驾Gun正在认真学习拉面的正确打开方式,司机黑郎听着非常生气,你小子,深夜发痴!报复社会!我不干了,停车,吃面。

▲影片一开始就是讲述一碗拉面的正确打开方式

他们来到单身妈妈蒲公英开的名叫做“来来轩”的拉面馆,但深夜食堂,可不一定都是美味。此店拉面实在难以下咽。仔细打听才知,老板娘半路出家,手艺不精,小店举步维艰。

▲”来来轩“拉面馆拉拉队

▲影片拍摄于80年代,吃拉面还常用中式的面碗,与其说那时的岛国依然把拉面看做舶来品,不如说是导演对于与影片中同名的日本第一家拉面专门店“来来轩”的致敬。

万万没想到,货车司机黑郎还是个做拉面的老司机。经蒲公英一番神操作,黑郎决定收蒲公英为徒,于是,魔鬼式训练开始了!

▲老板娘在学习如何吊汤

▲影片开始的第一场约架,是从一块鱼板开始的。拉面中的鱼板,也叫鸣门卷,是把鱼糜摊成薄片,一面染上粉红色后卷起来再切成薄片做成。每片鱼板都有螺旋状花纹。

经过不懈努力,这间小馆终于成了当地网红,店名也改成了“蒲公英”。

▲装修一新的”蒲公英“拉面馆

影片不但叙述了故事,还毁人不倦的教给观众如何煲汤、如何煮面、如何接待客人、以及如何向竞争对手学习,甚至还有偷配方的手法,不厌其烦,娓娓道来。

此片!真是开店的云教材!

▲除了拉面,影片中还有法餐、意面、北京烤鸭、广东点心的桥段

2

日式拉面

来自中国的日本名片

像影片中“来来轩”这样的小面馆,在日本随处可见。日本拉面馆目前大部分仍是像夫妻店这样的私营独立小店模式,连锁品牌只占20%。小店林立,带来最大好处是,几乎每一家拉面馆,都有自己家传了几代的独特特色。

▲现如今,吃日式拉面是全球的风尚,好莱坞电影《拉面女孩》,讲述了一个美国女孩去日本学习日料的事儿

“拉面”的英文raman来自日文音译,而日文假名的“ラーメン”,是来自汉语的“拉面”发音,日语中也可以直接用汉字的“拉麺”。

而中国真正的拉面,是必须有抻拉面条这个动作的。不知道当年传到日本的,是否是真正的中式拉面。但从现在日本手工或机制的拉面来看,日本拉面的爸爸不是中国拉面,而更像中国的切面。叫做拉面,更有可能是人传人中产生了错变,有以讹传讹之嫌。

不过,不管怎样,拉面来自中国,一点不假。

3

拉面进化史

从南京面到东京面

▲朱舜水和水户黄门

据载拉面最早在明朝,由流亡的南明儒家大学士朱舜水传入日本,而当时幕府德川家的水户黄门,则是全日本第一个吃上拉面的人。

▲吃荞麦面的日本少女

但这只是个段子,到了日本资本主义萌芽的江户时代,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当时的日本餐饮业也初见现代日本料理的雏形。

当年有两款土生土长的日本面(日文是そば)正风生水起:一种是荞麦面,一种是乌冬面。

▲函馆的中餐厅“养和轩”售卖中式面条

随着明治时代的到来,日本全面学习西方,肉食逐渐成了风尚。同时,对其它外族的食物也更加开放。

1873年,自日本与满清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后,大批浙江、福建、广东的劳工来到长崎、横滨等埠口,同时,中国也开始向西方学习,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东渡日本,来到了横滨、东京、神户、札幌、以及长崎等地,这些人里,有孙中山,也有鲁迅。

华人聚居的地方,形成了日本的唐人街——中华街,中国人爱吃面条,日式拉面的最初形态正是从中华街的中式面条中孕育而来。

▲横滨中华街,日式拉面从这里诞生

日本刊物中最早出现“南京面”三个字是在1884年函馆洋食餐厅“养和轩”的广告上,当年"养和轩"卖的面,是以鸡汤为底,再撒上小香葱的江浙阳春面,之所以冠以“南京”,只是泛指来自中国江南;“南京面”里的“面”,当时用的是日文中的そば,是日式面条的意思。如今雄霸一方的“函馆盐味拉面系”的清冽风格,正式来自于"养和轩"碗阳春面。

日本第一家日本人经营,且专门面向日本人的拉面馆叫“来来轩”,地处东京浅草,于1910年开业,老板尾崎贯一曾是横滨的海关官员,当时“来来轩”的一碗“支那面”仅售6钱,价廉物美,成为了劳工最爱,盛极一时。

尾崎贯一调整了汤头,把日本传统的昆布与柴鱼为底的日式高汤,配上鸡骨做汤底,再用酱油调味,辅料有叉烧、鱼板、海苔,后又加入了卤笋干,形成了现在酱油拉面的雏形。

▲东京酱油拉面

卤笋干:日语Menma发音竟然是“面码”,。是把嫩竹笋经乳酸菌发酵制成。制作方式很像浙江的天目山笋干。卤笋干也称为shinachiku (支竹)。现在日式拉面中的卤笋干主要从中国南方和台湾进口。

现在中国人见的最多的是日式豚骨拉面,它源自福冈的博多。这种汤汁浓厚的猪骨汤面,融合了九州的小面档(屋台)“南京千两”,横滨中华街的“南京面”,以及长崎杂锦面(ちゃんぽん)的做法。后来的传遍全球的品牌“一风堂”、“一兰拉面”、“博多一幸舍”都属于博多豚骨拉面。

▲九州“一兰拉面”总店

1887年长崎中餐馆“四海楼”老板,福建华侨陈平顺,用多余的食材,配上汤头做出了大杂烩的汤式杂碎料理“长崎杂锦面”,并成为日后的长崎特色料理。“长崎杂锦面”与如今福建“特色卤面”的相似度很高。

▲长崎杂锦面

拉面尽管在明治、大正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二战前,日本的主食依然是白米为主,阳春白雪吃得起白米饭,而下里巴人吃不上精米,也吃糙米饭。

▲无论是溏心蛋,还是温泉蛋,作为拉面中的蛋,蛋黄不允许煮熟

昭和时期,随着二战的持续,大米被运往前线支持战争机器,面食逐步成为了百姓的日常。二战结束后,战败的日本粮食更加短缺,1946 年,美国人把美国产的廉价小麦面粉用于日本赈灾,面包和面条成为当时广泛接受的主食。

但当年的拉面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一碗普通的拉面,清汤寡水,只放一点点酱油。能有个鸡蛋就算过节了,什么叉烧肉和豚骨汤,连想都不敢想。

直到快进入1960年代,日本粮食短缺的窘境仍未彻底改善,挨饿对于岛国百姓来说仍司空见惯。

4

速食拉面

变身征服全世界

1958 年,一个家在池田市的破产商人,却改变了这一切。

这个人叫安藤百福,是后来日清的老板,他发明的御宅必备——速食拉面(日文:インスタントラーメン),方便面的诞生,不仅让拉面逆袭成为日本的主食,同时也为地球人的吃饭方式推开了一扇窗。

▲安藤百福:改变地球人吃饭方式的面条先生。

为表达对中国与日本的敬重,安藤百福为自己的拉面公司取名“日清”(清即清朝),日清食品株式会社是日本最大的方便面公司。

随着战后日本巨大的社会变革,拉面逐渐隐去了“中式面条”身份。日本60年代开始,经济腾飞,拉面不仅被本国民众当做了“国民美食”,更是成为全球认识日本饮食的窗口。

▲日清杯面博物馆

▲辛拉面,也属拉面系。韩国借助亚运会和奥运会,把辛拉面推向了全世界,也让韩国成为人均消费方便面第一大国。


蒲公英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乐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乐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