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女子的肖像

评分:
6.0 还行

原名: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又名:浴火的少女画像(港) / 燃烧女子的画像(台) / 燃烧的女子肖像 / 火吻女孩的肖像 / 浴火女孩肖像画 / 年轻女孩的肖像画 / 烧女图 / 浴火女子像(豆友译名) /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分类:剧情 / 爱情 / 同性 /  法国  2019 

简介: 1760年法国布列塔尼,才华洋溢的年轻女画家玛莉安(诺米·梅兰特饰)收到委托,需

更新时间:2024-10-05

燃烧女子的肖像影评:简析《四季•夏》为何成为烧女图的点睛之笔。


刚刚看完《烧女图》简单平复一下心情,非常惊喜地在这部电影里听到了老维经典的旋律,其实不仅仅是在维瓦尔第的作品中,在所有的我听过的交响乐中夏三依旧是我极其喜欢的一首交响乐。细细想来,夏三中蕴含的情绪之浓烈,能量之浑厚真的为烧女图增分不少。电影最后的推进式的长镜头,以Marianne的主观视角出发,景别由全景切近成特写的过程配以夏三逐步堆叠逐步浓烈的情绪递进使其富有感染力。
我们都知道,电影是一种复合型的艺术,视与听的化学反应能使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更上一层楼。而如何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在于作者对配乐的理解与自己作品的主题是否能够同频共振。我感觉自己对夏三的理解大概和导演大差不差,夏三的前半部分是在铺排一种严峻,急促的情绪,暗指暴风雨的来临,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张感,随后到达高潮,逐级升高的音阶表达着上扬,激昂而又进取的情绪,表现的是一种“甲光向日金鳞开”的英雄主义。
那么聊回电影的层面,这种英雄主义是如何契合烧女图的主题呢?电影中的两句独白能够看出一些端倪,当画像完成后Marianne与Héloïse间的欣喜仅持续一刻,随之便是Marianne意识到自己终将失去Héloïse,二者发生争吵,Marianne无力面对只得败退逃避,而Marianne却希望去争取,于是出现了下面的对话——
“您更希望我去反抗是吗?”(你愿意为我们的爱情抗争吗?)
“是”
“您要我反抗吗?回答我。”(你愿与我一同吗?)
“不”
我对以上对话的理解并不一定全部准确,(Marianne也可能是在理性思考后不愿Héloïse因反抗既定的包办婚姻而遍体鳞伤而给出的否定答案。)但二者的分歧与主要矛盾已经十分明了了,的确,即使在现代,渺小的个体执意反抗既定的社会观念也如以卵击石般不自量力。电影给出了一个极其现实的结局M和H最终分道扬镳,她们最后一次见面(应该都算不上见面)是在音乐厅:Marianne凝望着Héloïse,Héloïse被台上演奏的音乐所打动,这首音乐正是她的爱人曾在自家阁楼上笨拙地弹奏过的《四季•夏》。Héloïse的情绪随着音乐的如狂风骤雨般的行进逐渐激动,眼眶湿润,高潮过后,影片结束。
Héloïse在听到这首夏三是究竟想到了什么呢?我猜,她的脑海浮现的是那温馨美好却虚假幻想,憧憬,且触不可及。前面提到过,夏三的主题是一种抗争的进取的“英雄主义”她渴望与Marianne之间的爱,她也渴望抗争,想要去捍卫自己的自由与爱,但当时的时代并不给予一个渺小女性个体任何宽容和权利。可悲的Héloïse只得在夏三的感染下,幻想着自己在风暴中坚定地维护着心中信念,手中紧握着爱与被爱的,自主选择未来的权利和自由(玛雅好矫情的青春伤痛文学)最终和Marianne热情地相拥在那片海滩,海水如油画般碧蓝柔软,阳光明媚温暖。夏三就如同Marianne向Héloïse描述的那样——
“这是什么”
“这是我最喜欢的曲子”
“这首曲子欢快吗?”
“不欢快,但是充满生机”
十分感动,因为我也向往这样的“生机”。


燃烧女子的肖像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乐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乐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