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

评分:
6.0 还行

原名:大路又名:The Big Road

分类:剧情 / 喜剧 / 歌舞 / 战争 /  中国大陆  1934 

简介: 二十年前,金哥一家三口从闹饥荒的村子里逃出来,母亲给他留下了“向前找路”的信念。

更新时间:2014-04-28

大路影评:孙瑜:浪漫的“诗人导演”


文/陈令孤

中国早期从事电影业的人多是从戏曲、文明戏、文学等其他艺术门类转行过来的,一边在观看外来影片中学习表现手法,一边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真正科班出身的电影人并不多,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孙瑜。他曾经在美国受过专业的电影教育,回国后又恰逢30年代“国片复兴”潮流的兴起,因此得以创作出许多既立足于现实生活又充满西方电影浪漫特点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被称为“诗人导演”。建国后,由于他导演的《武训传》所引起的政治性事件,使得他的名字格外引人瞩目,也造成此后创作生涯的不顺,但这些都不影响他作为第二代导演翘楚在历史上的地位。

科班出身的“海归”第一人

孙瑜和著名的剧作家夏衍一样,都是与20世纪同庚的人。他1900年出生于重庆,原名孙成玙,父亲是清朝末年的举人,家庭条件比较富裕,加上他又是长房长孙,成长过程中备受呵护,过着温馨的生活。14岁时,他考入天津南开中学,与周恩来是同学,在校期间,开始接受现代化的科学教育,心智也受到新思想的启发,并接触到电影,对这门新兴的艺术很是着迷。19岁时,他考上了清华大学文学系,在校期间明确了投身电影事业的目标,并开始进行多种艺术训练。他翻译杰克•伦敦和托马斯•哈代的中短篇小说,观看美国导演格里菲斯的电影,阅读从美国订购的《电影编剧法》。三年级时他参加了影评比赛并获了大奖,评委中有后来成为中国电影一代名家的朱石麟和费穆。

1923年大学毕业后,他公费去美国留学。因为当时电影工作者的地位比较底下,他谎称是出国学习戏剧和文学。在威斯康辛大学,他选学了莎士比亚、现代戏剧、德语和西班牙等课程,其写作的《论英译李白诗歌》被评为“荣誉学士论文”,并获得了只需再读一年就可以取得硕士学位的特权。他没有忘记梦想,利用这一机会,转往纽约摄影学院,专攻电影摄影、洗印、剪辑、化妆等课程,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夜校选秀电影编剧、导演和分镜头技术,还去贝拉斯科戏剧学院旁听课程。年终考试,他的成绩几乎全部是A。可见他对于电影艺术的痴爱,也确实通过努力学到了真本领。

1926年秋天,孙瑜学成归国,是当时科班出身的“海归派”第一人。但他在电影界找工作并不顺利,先是被明星公司拒绝,后去神州公司也未果,直到第二年才进入长城公司,编导了处女作《渔叉怪侠》。长城公司夭折后,孙瑜又进入民新公司,编导了《风流剑客》,发掘了后来成为“电影皇帝”的新星金焰。由于这个时候的中国电影充满神怪武侠风,孙瑜的这些作品也未能免俗,除了形式上比较新颖外,内容上并没有出彩之处。

三十年代的黄金创作期

1930年,华北电影公司的老板罗明佑和民新公司的黎明伟共创联华影业,举起了“复兴国片”的旗帜,电影创作开始呈现出关注社会现实的新风气。孙瑜导演了联华公司的第一部作品《故都春梦》,讲述一位教师因为想要做官而堕落,抛弃妻女,最后在受到现实教育后幡然悔过的故事,对社会的腐朽具有一定抨击力,把很多瞧不起国片的知识分子也吸引进了影院。之后,他在短短两三年内连续拍摄了《野草闲花》、《野玫瑰》、《火山情血》、《小玩意》、《体育皇后》、《大路》等片,可谓是他创作的黄金岁月。著名女星阮玲玉和他合作了三部片,他还培养了黎莉莉、王人美、郑君里、张瑞芳等一批新人,后来都成为巨星。

在这些作品中,《大路》可谓是孙瑜的代表作。影片讲述六名朝气蓬勃的青年在乡村修筑一条重要的军事运输线,但是遭到了日本汉奸和当地土豪的各种阻扰,经过一番斗争之后,最终完成任务,但是他们却在战斗中牺牲了生命。这是一部人物较多的群戏电影,孙瑜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让每个人的形象都鲜明突出。著名音乐家聂耳和孙瑜合作,为影片写了四首插曲,其中的《大路歌》更是传唱一时,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民族士气。影片以乐观昂扬、积极向上的风格来处理具有悲剧性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上映后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十字街头》的导演沈西苓送给孙瑜一个“诗人导演”的桂冠。

然而,在当时的左翼电影浪潮中,孙瑜并不是受批评家们青睐的导演。他的作品虽然也是关注现实,但不像其他新派导演那么犀利直接,批判的态度不够明显,影像风格也颇具梦幻和性感色彩。正因为如此,很多影评人认为孙瑜不够进步,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孙瑜的电影恰恰是在“负能量”的生活中传递“正能量”的精神,他在剖析社会黑暗的同时,也在鼓励人们要勇于面对生活。这既与他个人的道德追求和观念中的改良思想有关,也与他曾经接受专业的西方电影教育有关。
他的电影具有非常好的戏剧化形式,不断在上演富家公子和穷苦女孩的爱情故事,善于通过对比来营造氛围,并喜欢展现田园景色之美,看起来就充满浪漫的诗意。这些东西恰恰是艺术本真的体现,而不是纯碎将电影作为思想宣扬的工具。所以我们今天回头看孙瑜的电影,会感到他处理剧情的手法很高明,接近好莱坞的风格,故事更具观赏性。而他在《野玫瑰》中所运用的升降机摄影法,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

《武训传》的社会风波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瑜转移到重庆,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编导了《长空万里》和《火的洗礼》两部抗战作品。在此期间,他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相遇,在交谈中,陶先生希望他能把武训兴办义学的事迹拍成电影,孙瑜听后很感兴趣。1945年,他去美国治病,1947年回国后就开始《武训传》的筹备工作。经过多次修改剧本和拍摄中断的曲折,影片终于在1951年完成上映。

《武训传》分上下两集,由著名演员赵丹主演,讲述主人公武训从小穷困,因不识字饱受欺凌,为此他决心筹集钱财,兴办义学,让天下的穷苦人不再做睁眼瞎。他走街串巷,打工卖艺,虽饱受欺凌而仍然坚持着信念,直到最后愿望完成。影片经过审查通过后在中南海放映,朱德看后向孙瑜祝贺,表示很有教育意义。电影局的领导也告诉孙瑜该片的社会效果很好,尤其对很多不安心工作的老师很有劝诫意义。《大众电影》等杂志也纷纷发文章表示赞扬。但是随后,一篇由毛泽东改写的文章《应当重视<武训传>的讨论》在《人民日报》发表,认为影片“根本不去触及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这一论调无疑给影片判了死刑,形势就此直转而下,一场自上而下的整风运动开始展开,所有歌颂过影片的人都要做自我检讨。一部艺术范围内的作品探讨最后演变成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社会运动。

作为导演的孙瑜自然也不能幸免,创作生涯受到极大影响。此后,他只拍了《乘风破浪》(1957)和《鲁班的传说》(1958)两部影片,前者是歌颂新社会的轻喜剧,后者是谦和温厚的历史传说片。文革期间,它受到了无数次抄家、批斗,身体虚弱多病。粉碎“四人帮”后,他因年事已高,无力再执导电影,但是出版了《孙瑜电影剧本选集》、《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等书籍,对电影研究很有帮助。1990年7月11日,孙瑜在上海逝世。

至于《武训传》的命运,不断转好。1985年9月6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发稿对其平反。2005年11月在上海影城举办的“纪念赵丹诞辰90周年电影回顾展”上,《武训传》以“内部上映影片”名义公开放映。2012年3月15日,《武训传》首度发行音像制品,公开售卖,如今我们已经能够正常看到这部影片。对于孙瑜来说,能够在生前看到作品被平反,也算是一件幸事。

本文刊载于《三亚日报》2013年12月22日

大路的相关影评

大路
小斑 • 杂记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乐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乐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