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

评分:
6.0 还行

原名:Морфий又名:Morfiy

分类:剧情 /  俄罗斯  2008 

简介: 《吗啡》以布尔加科夫的同名日记体小说为蓝本,同时将布氏早期行医题材的多篇短篇小说

更新时间:2017-10-17

吗啡影评:《吗啡》:波拉克夫最后的狂欢

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小说家》中有这样一段话,对隐喻做了很好的诠释,“故事原本就是作为现实的隐喻而存在的东西,人们为了追上周围不断变动的现实体系,或者说为了不被从中甩落下来,就需要把新的故事,即新的隐喻体系安置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需要将这两个体系(现实体系和隐喻体系)巧妙地连接起来,换言之,就是让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沟通、相互调整,才能勉强接受不确定的现实,保持头脑清醒。”用来描述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的电影《吗啡》再合适不过了。
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属于探索型的导演,在我所看过的为数不多的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的电影中我总能捕捉到不同的点。在《兄弟》里看见的是一种比伏特加还有浓烈的民族主义,在《城堡》里看见的是对人性冷漠最极致的描述,在《吗啡》里看见的是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对个人命运的不安和彷徨。这样的导演和这样的作品注定是要受到争议的。爱他的人会捍卫他至死,不爱他的人会觉得他的片子无趣透顶。
《吗啡》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借助了布尔加科夫文本的优势,让这部电影兼具了政治性和艺术性,同时在结构和表达上超越了布尔加科夫的原著。失败之处在于整部电影过于晦涩和冷酷,很容易被误解和排斥。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这部电影的品质和我对它的喜爱,我一向钟情于隐喻大过故事的本身的电影,这样的电影用来解读,意味无穷。
这部电影就是如此。
影片的背景为1917年,对于俄国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多事之秋,接二连三的革命让很多城市战火纷飞,生灵涂炭,而在这个西伯利亚的边远山区,似乎还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冷静和和平。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其实早在《吗啡》之前,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就已经开始了尝试着将政治和变革这一宏大命题注入个体命运的变化和选择之中,比如2007年拍摄的《棺材》。相比较这部《吗啡》,《棺材》表达更为直接,更为犀利,电影给人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压抑。叙事节奏比较强,风格比较弱,这也使得《棺材》这部电影缺少了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的风格。
《吗啡》在此基础上相对来说成熟了很多,尤其是在叙事节奏和音乐穿插上,两者之间的完美配合,展示出了一副荒诞而又凌厉的画卷。
影片的男主角波拉克夫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对于他的身份导演并没有做过多的介绍,随着影片的继续,“波拉克夫”的真实意义也昭然若揭。
波拉克夫刚下火车的时候,去接他的马车夫就毕恭毕敬的叫了一声“陛下”。虽然沙皇已经在二月革命中交出了权杖,可在这个边远的小镇,人们心中的权力机构还是一如既往的在运转,而在这里,沙皇的统治似乎并没有完全的退出舞台。
作为医生,波拉克夫对吗啡享有绝对的使用权,随着工会医生的出现,波拉克夫的权利受到了挑战,而这些象征着,革命势力已经逐渐渗透到了这个小镇,波拉克夫和他的狂欢也将面临着分崩离析。
波拉克夫对吗啡的瘾,其实就是一个政权走向没落最后的奋起狂欢,虽然知道毫无意义,但总想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当革命者遍布小镇的时候,波拉克夫也将面临着末日,旧制度和大革命之间总有一个要死亡。随着波拉克夫的死亡,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最辛辣的揶揄也呼之欲出。
这部电影以布尔加科夫同名日记体小说为文本基础,还融合了多篇布尔加科夫的行医日记,充实了电影的内容,使其既含有布尔加科夫的影子,也有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式的解读。对于文学作品的诠释,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总是希望能够尽善尽美,希望可以表达出作者本身的意图,也希望电影有着巴拉巴诺夫式的犀利。遗憾的是,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的作品并不多,如今斯人已去,我们也只能在他有点的作品里解读他的癫狂、辛辣以及讽刺。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乐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乐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