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

评分:
6.0 还行

原名:Marina Abramović: The Artist Is Present又名:凝视玛莉娜(台) / 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

分类:纪录片 / 传记 /  美国  2012 

简介: 本片跟随记录了素有当代行为艺术祖母之美誉的塞尔维亚行为艺术家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

更新时间:2014-11-25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影评:《艺术家在场》: 人间是剧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69156b0102v6po.html


文 / 辉马枪

2010年5月31日下午5时,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一袭红色长裙的南斯拉夫裔艺术家玛莲娜·阿布拉莫维奇自一把椅子上缓缓站起,向围观人群颔首致意,宣告其作品《艺术家在场》的完成。

《艺术家在场》以纯表演时间计,长达736小时零30分钟。在两个半月的跨度中,玛莲娜在开馆期间保持端坐、凝望,她的正对面不远处是另一把椅子。包括大腕莎朗·斯通、Lady Gaga与比约克在内的1500多位陌生人在此与她打过照面,或出神、或微笑、或哭泣、或“抢镜表演”。无论对面情状如何,玛莲娜的目光始终宽容而深情,似乎可以轻松吸蓄一切正负能量,静待世象煮沸而指针不至颤动一毫米。一天的表演结束,常要跪倒在地上以舒缓疼痛。

以时间论,这远未至行为艺术的极限——比如台湾的谢德庆著名的“做一年”系列,每个都持续了一年时间:一年的自囚,一年的每小时打卡,一年的生活于露天处。以尺度论,也与她年轻时许多具有暴力、自虐表象的作品,如撞墙、刀插指缝、腹刻五角星等截然相反,将肢体动作减至极简极静。如果用年过六旬可以解释这种内敛的话,在变观众为演员和变量、制造互动的思路层面,《艺术家在场》反倒和她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作品《节奏0》有异曲同工之秒——后者提供包括剪刀、锁链、斧子甚至枪在内的众多选项,将身体处置权完全交予观众。

让他们控制,让他们表演,让他们倾诉,他们是主角——艺术家则退居二线,成为一台仪器在男男女女的手下发出各种蜂鸣,做他们的镜子、观音、树洞或神甫。就像约翰·凯奇著名的音乐作品《四分三十三秒》:钢琴家绝不碰琴键一下,而让听众在四分半钟的“寂静”里注意自己从屏神静气到骚动不安式的一切声响意义。玛莲娜的材料换成了目光——这个线条略硬的斯拉夫女人,背着她童年时打下的共产主义与东正教烙印,却有着备受岁月摧残后仍显凄清与柔婉的面容,像伤痕累累的巴尔干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依次就坐的人们,有人发现她的魅惑,更多人在客体的瞳仁中观看自己的心灵史——是失恋,是丧子,是终成眷属?是鲜衣怒马少年狂,是苦酒寒灯独憔悴?甚至只是童年黄昏的一次刻骨铭心的委屈,或走失的一只心爱小狗?顺利释放和表达有理由被看作一场个体的胜利。有个痛哭失声的黑人男孩,离开座位后把头深深地埋进他母亲的怀里,母亲低低抚摸着他说:我为你骄傲。

玛莲娜就这样双膝如木,像阿城笔下的“棋王”,超负荷地经受车轮大战,却极力避免作出任何反应,这是原初的设定,也是积蓄能量的需要。沉舟侧畔千帆过,唯有一人的出现让她不抑形色、泪眼婆娑。那是她相恋过十二年、合作过大量解析性别与人际关系作品的艺术家乌雷。

1988年,在共同创作的最后一件作品《情人-长城》中,二人分别从山海关与嘉峪关出发相向而行,历时三个月于山西二郎山尘世相逢,然后就此分手告别。光轮瞬转,白发苍苍的情人不期落座,四目相对的刹那,无穷尽的悲喜便如响箭一般遽然飞驶。他与迟暮的美人俯身桌上、双手相扣,不舍万语千言。在完成这短暂温存之后,乌雷起身离开,一切仍如先前——玛莲娜调整呼吸,回到她如烟如水、如镜如石的慈悲秩序之中,方才的变数一度让现场振荡得像东方宗教,为这部本来便充满象征与隐喻的作品增添了一个更易让大众动容的维度。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的相关影评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
- • 2020.3.04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
rain •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乐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乐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