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伊芙 第三季

评分:
6.0 还行

原名:Killing Eve又名:嗜血娇娃 / 双姝 / 追杀夏娃

分类:剧情 / 惊悚 /  英国   2020 

简介: 第三季将继续讲述伊芙和维伦内尔的故事——她们相互有着残暴过往,曾经深陷对方不可自

更新时间:2020-05-27

杀死伊芙 第三季影评:S3E7修复-能做个自知的坏人也不错?

本文从属于第三季全集评论《怎么杀死伊芙》[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485312/],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那边看看。
第二季末尾跟咨询师朋友对谈EV的时候,开过个玩笑,我说KE剧集取个副标题可以叫“一个隐性精神病的发作和一个显性精神病的修复”,快到S3季终了,这个发作和修复的过程可以说呈现地比较完整了。
S3播到这里,EV行为的表现似乎是E在往反社会人格的方向跑更接近V,而V流露出了越来越多的人性往正常E的方向更靠近。
但,真的是这样吗?
别忘了,这个剧集很喜欢跟观众玩心理游戏。
下文有可能会推导出两个方向完全相反的结论,但这两个结论又有可能会殊途同归。
首先,我们先抛开“人性”的概念,人性跟爱一样,到现在就没人能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我们可以从直觉和常识出发,来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有人性的表现,比如利他、牺牲等等会被纳入人性正面的范畴。你看,我们提到人性的时候往往下意识倾向于“善”的方向。但人性不仅是正面的,同时也有负面的部分。阿E缓缓踩着塔莎的胸口想置之于死地的行为,也可以从人性“恶”的方向来理解。所以用小V越来越有人性来阐述她的心理转变,是一种存在盲区的方式。
现在的互联网生态里我们也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被一些人认为的“善行”,在另一些人那里则会是完全相反的理解,最后演变成双方対杠。而具体的那件事,则只是一个双方表达自我开始与异见者开战的契机。
所以抛开人性这种角度,我们来看一个跟psychopath和sociopath切身相关的问题:
这两者有没有可能修复产生“共情”的能力?
把这个问题具体到EV身上则是:
V现在的表现,是一种psychopath开始具备共情能力的体现吗?
E又开始不管周围人死活,死追V并开始享受杀人快感,这种状态会持续直至形成反社会人格障碍,造成无法修复不可逆的局面吗?
先来看V
共情是个老话题了,提到V,就是现在最时尚的、童趣的、……,各种形容词堆砌的psychopath杀手。另外,KE系列也真是把psychopath以及psychopath不会共情做了大科普。那我们就来看看“共情”具体是什么。
以下是西蒙·巴伦-科恩在其代表作《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对共情所下的定义。([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70219/],豆瓣的介绍里有这位学者的背景和书的简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那边。)
为什么选用这位学者的定义,是因为他的定义中既包含了生物学的物理基础同时又有通常心理学方向比较浅显易懂的解释。
“共情就是我们放弃了单一的关注焦点,而采取了双重的关注焦点。 所谓“单一”的关注,指的是我们只关注自己的内心、自己当下的想法和知觉。而“双重”关注指的是我们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别人的内心。从这个区分中立即可以看出共情的功能:当共情关闭,我们只考虑自身的关切。当共情打开,我们也会关注他人的关切。人的注意有时可以比作一只聚光灯,根据上面对共情的定义,我们的注意可以是单只聚光灯(灯光穿过黑暗,只照亮了我们自身的关切),也可以是两只聚光灯相互配合(同时也照亮他人的关切)
上面是这个定义的第一部分,只描述了共情采取的形式(双重焦点)。它还要包含共情所需的脑内机制:能够在同一时间分别反思两个心灵(自己的和别人的)。——注:这个部分是生物学脑神经科学的内容
将共情产生的过程和内容扩展进定义:共情是一种能力,它使我们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并用恰当的情绪来回应这些想法和感受。共情至少包含两个阶段:识别和反应。这两个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有前者而没有后者,你就不能算共情。”
从这个对共情的定义,我们来看V现在的行为表现。
1、V的聚光灯
在经历了弑母、职业挫折等一系列创伤事件后,V永远聚焦在自身欲望的聚光灯边上似乎是多了一个小灯灯的身影。E5留了兄弟们的性命,E7还放跑了一个目标杀害对象,对塔莎也没有下狠手补刀。康叔在流露出放弃的念头时虽然还是很嘴欠,但康叔真的快挂时,流露出的不舍也不像假的。
可以把V的行为的出发点理解为是为了行为对象好,但是,这里要注意,V对好的判定是依据Psychopath的功利主义来的:
小弟弟没钱去看偶像那就给钱满足欲望;
亲弟弟被妈妈控制没有自己的生活,那杀了妈妈后果上顺道也在帮他自由;
对高尔夫球场的美国人和塔莎没下杀手,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忙着跟康叔跑路康叔还迟到了时间不够充裕,当然也有可能真应了塔莎的嘲笑,她有点失去了享受杀人乐趣的成分;
康叔快挂了,自己跑路少了个功能最大的利用对象,这个动情的不舍得里一点都没有对自身困境加重的忧虑?
所以,这个升出头来的小灯灯,是有很多值得存疑的成分的。
但说她一点儿都没跟这些人共情吧,那倒也不是。
结合定义的第三部分看,“它使我们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并用恰当的情绪来回应这些想法和感受。”
V现在可以识别一部分人的想法和感受,弟弟一个撞头一个砸沙发,康叔接连受打击的抱怨等,V都可以识别。特别要注意的是,E7开场法国女上级带着保镖测试V的这段,V可以很明确地辨识出对方的示好举动是测试。
但关于“用恰当的情绪来回应”这点……
对于想要付出善意的对象,她目前的情感表达可能还是会像S2里杀女老师一样,会继续猫叼耗子的逻辑;而对于法国女上级这种虚情假意的测试,则又回到自己擅长的轨道,利用自己真实的情绪反应和出格的行为欺骗对方。
多说一句,E7里V表演最精彩的戏,个人感觉是跟女上司这段了。被测探跟妈妈的关系,被拥抱,流泪是创伤带来的不可控的身体反应,但在E6康叔提点过行为要注意的问题后,马上就能利用自己的真实反应放烟雾弹,跟S2的AA meeting告白那段能打平手。颇有一个疯子清醒装疯的味道。
那目前这小灯是怎么照E的?
S3在E3巴士事件后就断掉了EV的直接联系,那在“修复”中的V怎么看待现在的E,还会像以前一样you are mine吗?
相信一直追剧的观众都在期待E8可以呈现这点吧。
这样来设置感情悬疑,还蛮,怎么说,至少突破了KE系列以前性张力模式。反正我是蛮喜欢的,只是战线拖太长,一周一集太难受了。
2、来看看生物学上的对共情的具体研究
我们想象人脑中有一条共情回路,这条回路由基因和诸多脑区相互作用形成,而目前的脑科学及基因科学并没有完成最终的研究,但存在大量实验证据可以证明这种产生共情的生物学系统。
共情回路决定了每个人能够产生多少共情,西蒙·巴伦-科恩把这一过程称为“共情机制”,并将共情机制宽泛的划分出了7个等级。
从可以划分等级这点,我们就可以知道,共情如果作为一种能力来考量,每个人就会有能力高低的差距。而V这种Psychopath重罪犯,从出场人设看,必然是在最极端的0级。
在《恶的科学》中,介绍了研究证实参与共情的10个脑区,4个直接与共情相关的基因,3个与情绪识别相关的基因。具体内容这里就不放了,有兴趣多了解的同学可以直接去看书。
但同时西蒙·巴伦-科恩教授对基因决定论是持反对态度的,而更多的是在讨论环境因素和“共情基因”相互作用的证据,并不希望读者会产生命定的错觉。这也与去年我跟心理咨询师朋友对谈时得出的观点一致。
科恩教授还特地拿0度负面P型(P就是psychopath的简写)举例说明:“虽然父母的行为可能有错,但它并不能完全解释精神变态者(psychopath)的产生,因为那些病态者父母的育儿方式并不能完全预示孩子会长成怎样的人。具体来说,有的父母用共情的、非威权的方式教育孩子,和孩子理性地讨论问题,但孩子依然成为了精神病态者。我们同样知道,还有的人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长大,也照样发育得十分健康。”
从这种动态的观点出发,S3至今V的修复迹象是越来越明显的,至少从行为上判断,V在情绪识别和感知方面有了较前两季有更大的发展。
但科恩教授在书中在不断提醒,靠研究对象主诉、量表等方法来判断误差很大。这点可以参考V满嘴谎话,差点可以骗过S1的心理医生,而剧集里也借精神科医生反复提醒过要把常人对psychopath的正常人假想摘掉。
而科恩教授关于共情生物学上的研究更多的是借助fMRI核磁共振、相关电位等方法来监测记录对象的脑内反应,用基因筛查等方法来研究基因对共情影响的相关性。
没办法把V送去科学测验,判断其行为的表演和真实之间的成分比例。但至少变化的出现越来越多,总体上可以视为一种修复轨道的逐步展开。
现在问题又来了,V确实在修复,但对现在的V来说,变“好”指向的是摆脱被掌控的命运,为了跑路可以不择手段,而不是指向“正常人的好”吧?
而且,V投注最多的关注对象是E,而这两人马上要在季终集相遇,E现在越来越反社会……
V的共情能力越强,脑区反应分数越高,感觉有点怪怪的,对不对?
这两炸药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变越大……
KE片方会往正常人理解中所谓好的角度去发展人物?反正我是不大信的。怕是只会炸得热烈,炸出火花……
我们来看看E
E6我抱怨过看不到E的心理发展,这集几乎所有E的出场都在擦掉我曾经的抱怨。
阿E又回到里一脑门子扎进追V的漩涡里,但要注意,跟S2里E对自己的变化视而不见被C妈利用的情况相比,这种过度的专注和偏执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S2里在被众人提醒的情况下,阿E都没有关注自己的内在,像猫盯着小红点一样,她的聚光灯是全然照在V身上的。
当聚光灯单箭头和缺失同时性的时候,按照科恩教授的定义,此时共情就关闭了。
教授有做一个有趣的小说明:“如果你的注意力只有单一的焦点,你关注的只有自己当下的兴趣、目标、愿望或计划,对别人的想法或感受毫不在意,那么你的共情实际上就关闭了。……在这个片面的精神状态中,其他人或其他人的感受,都已不复存在。你关心的只有解决眼前的急迫问题:找到那件物品,解决这个麻烦,把想做的事做好。这时如果有人打断了你、问你在做什么,你的回答也会是片面的:你会报告自己当前一心关注的事情,你用来描述这个状态的语言也完全是自我聚焦(self-focus)的。”
看起来很像S2和现在的E,不是吗?
关于Niko的老家被一窝端掉后,E目前又回到了这种共情关闭的状态,所以,开场C妈跟E的这段对话很直白地呈现这一点,C妈还是父亲秩序感的化身,指责E的这种自我聚焦。
E7后续的剧情里,也都在进一步强化呈现这一点,帮助了自己的黑人老板公司都被抄家了,E还是能视而不见地继续差使两个IT干活,丝毫没有愧疚。
但我们要注意到S2的不同点,同样经历了各种创伤事件的E,目前已经不是专注追红点的猫那样没有自我意识了。
这里要回溯一下S2E4里E的一句关键台词:E抱着儿童床上的小熊自问“她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跟同好在评论区里版聊的时候我有提到,这句台词的意义很大,标志着E开始反思跟V的关系。
具体来说就是,E以前凭着本能执著于追V,她的聚光灯全然打在V身上,她所有的台词都是在探究V的内在,会问V为什么要杀人,别人对她做了什么,想要什么,feel nothing是什么意思?V说just like us的时候,E的反应是疑惑否定的。
而到了现在,E开始反思自己,自己有什么是在被V追寻的。
聚光灯照回自己身上了。
双向箭头开始慢慢产生。
上一季我一直在说V物化E的问题,其实反过来看,E一直拿间谍游戏来当借口追V也有同样的效果,V那时对她来说,是一份刺激的工作,是一段冒险,是一个自己偏爱的研究对象。
物化别人对自身是有侵蚀效果的,你追着小红点,就看不到撞过来的车,也会忽视V对自己的感情并不是自己惯常以为的那种。
E目前的状态非常微妙,对V以外的他人聚光灯是关闭的,对V的聚光灯一直开着,而对自己的聚光灯则越来越亮。
通常情况下,这种现象应该是不多见的。共情能力是一种比较普适性的能力,你处在共情状态时,现象上看你很难只对一个对象发生共情,周围人的状态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影响,你的共情回路会自动对动作和情绪识别辨认,也许你会选择不反应,但不太可能靠自由意志人为切断神经反应。
科恩教授的《恶的科学》里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假说,来解释恶的产生。
共情是一种状态,同时是一种能力,而当人的共情处于长时间关闭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他称之为“共情腐蚀”的现象。
而长期的共情腐蚀会造成共情能力的下降,这个下降的过程,就是“恶”逐步产生的过程。这个假说跟以往宗教伦理的道德批判,或是从社会学的宏观叙事,又或是心理学上讨论原生家庭等重要因素的角度不同,更强调个体内在的变化。
E目前这种对单一对象开聚光灯的状态,想想肯定不能算健康吧?
为什么C妈女儿的戏很多,台词里一直反复叨叨,妈你不能这样切断自己的情绪,无视女儿的情绪,诸如此类,balabala。这些都不是简单的家庭伦理戏,作为E的对照人物,关灯的现象一直在C妈身上出现,区别在于E是无意识的,而C妈则是有意识地“关灯”。这可能跟职业性质相关,如果做情报工作你随时开着共情,很多狠手就下不下去了。
就类似如果医生上手术台还开着共情,那怎么冷静面对面前活生生的人体下刀?
只不过C妈的剧情跟EV两个主角的直接剧情少,会很难产生关联感。而且,C妈的戏主要还是落在推进剧情的功能上。现在切断C妈几十年赖以为生的生存方式,C妈孤立无援要面对来自12门徒找上门,失控的状态跟老康一样摆上桌面。现实层面再给她一个不得不被迫协助她内心并不认可的EV的必要推动。
我们从吴女士的表演上看看共情腐蚀的后果。
这是四十多岁的高龄杀手实习生第一次杀人的带教现场:
路都走不稳,全程被V带了飞。回头想想公司派来的实习生,V是怎么对人家的。
这是现在自我意识探头的E确认了杀老公破坏自己生活的凶手以后的反应
这已经不是被本能裹挟着跑的反应了,有确认有思考有自主选择。
S3E7立体地呈现阿E的转变,是不是颇有“自从知道得了精神病以后,我整个人都精神了”的感觉?
戏剧里演员的表演方式和道具的选取是很有讲究的。
如果要表现E愤怒的报复,塔莎身边就有根高尔夫球杆,抄起来爆头是不是更有暴力美学?
而吴女士选择的肢体处理,则是踩塔莎胸口,以一种接近虐待的缓缓致死的方式进行。如果动机是复仇,而行为本身则带有享受对方死亡过程的意味。所以才会在中景动作以后直接切吴女士的面部特写,详细地记录E的表情来进行描绘。
歌词还帮我们强化说明了一下darkness in you。
这次E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在杀人了。
S3里不断给E的创伤体验,切断人际支持,道德选择困境都在推动这一刻的发生。
我们现在开脑洞来猜猜,体验过自主的杀意和快感后的E,照着V的聚光灯反馈回自己内心的变化。
是不是对V的疑惑会比前两季少了很多?能认知和辨识更多V真实的体验和情绪,而不是自己想象?
V在E7结尾的电话里说的很好,这样追来追去的搞偶遇,对我们都不好。
两个越来越能共情对方的疯子,身体和心理上的交汇点都要在六一儿童节出现了。
拭目以待。
好,到这里是不是有点读出发糖的意味了?
下面我要推翻上述的分析,从另一个角度考虑EV两人的状态。
有没有可能,EV两人现在的状态并非表面现象上,共情能力的此消彼长,反而是两人自我聚焦的扩大化,两个人各自都在落入自我否定和自恋的深渊挣扎?
S3两人各自身上都在发生创伤性事件,且不像前两季都是跟彼此紧密关联的事件。
V自恋是由来已久放在基础人设里的,这次借剧情我们看到了她自我否定的深渊。
而E自我中心已经害了很多人了,非死即伤,自己也差点送命还PTSD。这种就属于平时说的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典型。
目前客观上EV的心理轨迹确实如V说,双方都在往对方方向跑,但也确实是凭着工作制造的偶然性产生的。
而V现在主动选择打破这些偶然性,主动制造与E正面接触的机会。
V逃跑的后盾心脏病送去装支架了,而没管了好几集的E此时出现,这会不会成为自己想要逃脱升天的机会?而E8里剧情肯定会向V交代一些E之前的动向,此时,对自我认知越来越立体的V会不会察觉E在越来越变态?会不会发现自己迷恋的对象,越来越真的像自己,成为一个自己投射自恋的更好的客体?
想象一下V如果是旁观E踩踏老塔莎,她那个兴奋感会不会暂时压制住忙着逃跑的慌乱?
我估计下集的台词里会出现EV互相调侃对方杀手失格和踩得好你怎么不踩死她之类的对话。
而E的聚光灯是始终照着V的,在自我意识到Darkness并享受其中,身边现在又断掉了所有有利的人际支持的现在,实际面对面V,面对有了一系列前置变化的V,E的自我中心会如何平移,情感会偏向谁?
E目前对C妈所代表的道德秩序和公义,是持否定态度的,那句Good for her,就是很明确的情感偏向。
E的自我中心马上在下一集就会碰到一个更能贴近自己感受的客体了,想想是不是很吓人?
如果从过度自我聚焦的方向理解,她们目前的状态也说得通,虽然都在对自我有更新更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绝大多数时候浓度都是集中在自己身上的。
纳喀索斯(Narkissos)对自己水中的影子爱恋不止,难以自拔,终于有一天赴水求欢溺水死亡,死后化为水仙花。后来心理学家便多了一种研究病症,称为“自恋症”或(水仙花症)(Narcissus,水仙花,自恋者)
很有趣的是,在科恩教授的《恶的科学》里,与零度负向P型并列的另一种分型就是“零度共情N型”,没错了,N就是水仙花那个N。
现在剧情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很微妙的状态。
两个病态自我中心的人心理上越来越接近对方,照在水里自我的影子可能有一个符合各方面自我需求、喜好的客体可以用来来投射,移情了。
这到底会成为互为客体的修复轨道,还是会成为让双方都更疯更Free的催化剂……
结果很难会导向正常人好的那个方向吧?
但话说回来,高呼要看精神病相爱相杀的观众可是乌压压的……
怎么样,反方向推过来,是不是又有点甜的迹象?
反正我的血糖是感觉到了肉眼可见的升高。
好了,回到我们的标题,不管你是要当个好人,还是要彻底地变坏,自我觉察自知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稀里糊涂的善和把过错都推给社会的恶,都不健康。
做个清醒而自知的坏人,也还蛮高级。

杀死伊芙 第三季的相关影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乐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乐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