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阳

评分:
6.0 还行

原名:밀양又名:秘阳 / Milyang / Secret Sunshine

分类:剧情 /  韩国  2007 

简介: 申爱(全度妍饰)带着儿子来到亡夫的故乡——小城密阳。她在那里开了一家钢琴学院,希

更新时间:2017-07-18

密阳影评:从“他”到“你”

一个半月前就想看看《密阳》,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对于剧情的分段阐释,早就有人写得很好了。我说说我的感想吧。
首先是李沧东的风格。有位朋友说他的风格比较现实主义,贴近生活中真实的世相人情。《密阳》是我看过的第一部他的电影,就影片本身而言,的确是非常质朴扎实的。
在我的观影经历里,有一些欧美、日本甚至香港的影片或剧集也会以“真实性”相标榜,但它们做到的往往不是“真实”,而是“真实化”——为了刻意突出我们的经验中某些与所谓“理想成分”相抵牾的因素,而特意把那一部分因素刻画成无处不在。在这些作品塑造的特意“增加难度”的世界上,主角所面对的一切都充满敌意。观众的好奇心、暴力欲或权力欲随着主角对敌意的克服或者被敌意吞没而得到了满足。这个类型的作品例子很多:十九年前的《暗花》(我随后会评论)、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最近的《冰血暴》、《真探》都属于此类。它们没有构建一个与我们当下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而是从我们的经验中抽出一部分,对它进行满怀恶意的变形。像我这样被这种冷硬风格驯服的观众会很享受观影过程,但是也会明确地知道它们所描述的或许将永远不会出现在自己的经验中。诚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偶然的世界上,除了违反矛盾律的事,没什么别的事是会先验地不发生的,但这些事情至少是非常小概率的偶然事件,它们突然跃入我们视野所造成的经验,类似于拉康所说的“实在界对现象界的突入”。电影刻意塑造这种经验,从我们日常的丛杂繁芜中把它截取出来,作为自己的主题。
李沧东的电影则不是这样,或者可以说至少他在追求一种主题的平衡。如果说他有什么偏向,那也是因为电影几乎不可能没有主角,而主角的视角一定会有偏向。整部电影是非常简单、几乎单线程的线性叙事,与我们作为个体的日常经验很类似。对于那些逐次发生的事情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给出特写式的描绘。申爱的儿子陈尸池塘边的场景只是给了个非常冷静的远景,参加团契的人们的种种表现,也没有着力地突出(这一点可以对比《真探》中团契信众的狂热和Rust对此刻薄的评论)。密阳小镇上的人们就是你走在大街上会碰到的人,有中年无子的夫妻,有一班过着无聊生活的太太们,有地痞流氓小混混,也有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的人。他们固然有各自的标签,但无外乎大家都熟悉的街坊邻里:女人们热情宽容又爱嚼舌根,中年大叔们普遍猥琐但也很厚道。朋友说这是部比较沉重的电影,我觉得基本是如此。但它的意图不是表现生活的沉重,而是表现生活。我们是这么有限的人,生活当然是沉重的,充满了冲突和遗憾。但是生活发生的背景是这样的日常,在里面有各种各样和我们相似的人,有点市井也有点笨拙,艰难地寻求着彼此理解。所以在里面宗灿才会两次说道:“密阳啊,它和别的地方也差不多。有人生活的地方都是差不多的。”
接下来说说宗教。作为一个不可知论者(对于我来说,“没有神”也是超验的判断吧),对于各种形式的宗教信仰我是怀疑的,而对于各种形式的宗教活动我更是有点恐惧。近年的朴槿惠事件让我们看到基督教在韩国的影响实际上很大,看到《密阳》里传教、布道等等活动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件事。开药店的牧师的妻子对申爱传教的说辞跟很多民间基督教团体如出一辙。在她的解释里,对上帝的信仰和这种信仰会带来的解脱是第一位的,至于这一切如何论证,如何可能,则是既难以回答又不重要的东西。有时候我会认为所谓世界三大宗教之所以信众广泛,不是(至少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思想有多深刻,而是因为它们有成功的运作机制。《密阳》中的团契场景让我很难不用行为主义的语言来解释:像申爱这样遭受心灵创伤的人需要找办法消除痛苦。团契正好符合一个好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机制:你去参加团契,在听布道、唱圣诗的过程中可以和各种同病相怜的人交流,可以寻求认同感,而实际上是这些活动缓解了你的痛苦。久而久之,信仰行为就和缓解痛苦的负反馈之间建立了联结,在这个时候,为了维持这个负反馈,宗教就成了对你所遭受的苦难的最佳解释。所以任何大的宗教必须要做好的事情未必是理论建构(伊斯兰教在这点上就不如基督教和佛教),而是宗教团体的结构。良好的结构能够保证信徒们的宗教训练得到强化,信仰也就更牢固。比起宗教,其他缓解痛苦的手段的反应链都太长了,因此宗教才是那些破碎的灵魂最安全的避风港。
影片里涉及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基督教的一个大问题,即神正论问题。如果上帝是全善的,怎么能允许恶降临在无辜的人头上?教会给申爱的答案很经典:上帝自有他的安排,你能做的是爱和原谅。这个说法在申爱身上失败,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是她的痛苦很深,而且由来已久,其二是这个说法对于现代人的说服力本来就不够(我们是被“现代化”驯服的人),其三则是一个试探性的解释:申爱起初对爱和原谅的理解错了。这一点我会结合马丁·布伯的《我与你》进行分析。
第二点可以稍微展开一下。现代世界是祛魅的。在康德那里就有很强的不可知论倾向。他的批判最重要的结果之一就是启蒙之后的人再也无法不带怀疑地看待信仰,这一点对信徒而言都是适用的。怎么在信仰之外找寻世界的意义?康德给出的答案就是马丁·布伯说的三种宗教的元哲学之一:以“我-我”为原初词,在自身中找寻神圣性。这是我们分析的一个背景。
我们再接着看影片中申爱对待宗教的态度。她以及其他的信徒并没有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宗教(否则就成了康德的“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了),而是把上帝和他人当作一个符号化的、可以操作的他者。经由祈祷和行善,他们期待的是上帝经验性的回应,是痛苦的减少和生活的改善。用超验的理论来期待经验的回应,这本就是悖谬的。所以在我看来,对团契如何缓解痛苦的心理学的解释才更有说服力。这是马丁·布伯说的以“我-它”为原初词的对象性思路。申爱在这里显然把上帝看成一个与我们相似的意向系统,可以用民间心理学的原理来揣度。所以她会认为上帝把原谅仇人的权柄放在自己手里,通过这种原谅能够获得上帝的垂青。当她发现仇人自己(不管是不是真的)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原谅(真是一个讽刺的说法)时,她感觉自己受到了上帝的伤害。接下来的各种行为似乎都是要惩罚这个不公正的上帝。
原教旨的基督徒是会反对这种主人式的“我-他”关系的。上帝的工作隐藏着,他的智慧如何大,用心如何深,不是普通人能够揣测的。但是只要承认上帝存在,“我-他”的关系就无法避免。而在任何一种“我-他”关系里,首要的事情就是谁说了算。无论罪责、惩罚和赎罪还是坠落、沉思和同一,都是权力欲的叙事,是一种双向的占有。
康德把他之前的所有思想放在理性的法庭上加以批判。他通过划定理性的经验运用之界限所做的事情其实和维也纳学派异曲同工,其结果就是让我们只能面对有限的、流变的经验世界,那些定义我们的人和事会如此轻易地消失,他们的灵魂是不是去往天国,我们一无所知。哈姆雷特说道:“死亡是遥远的国土,从没有旅人从那里返回。”。如果没有那个永恒的“他”来保证我们的痛苦终究会得到回答,我们还有什么选择?享乐主义者的答案是进一步沉迷于“我-它”之中,不断消耗经验来定义自己。但是他们消耗的绝非是世界上的一件物事,而就是他们自身。我们就是我们对自己的经验——这说起来有些悖谬,但还有几分道理。
康德给出的回答是不假外求——我就是上帝,我崇拜自身,因此为了自身的缘故必须道德地生活。在《密阳》里,显然没有人会选择这条无奈的路,因为真实的生活有莫大的引力,种种喜怒哀乐向你扑面而来,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逆觉”而出。如果你全力以赴,是不可能从中抽离的。如果你不从其中抽离,那么你实际上找不到这么强烈的自我意识——一种第一人称的哲学,不适合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我们固然有一个非常伟大的自我,但它绝不是像神一样裁断一切的。我们不仅受基因和模因的捆缚,而且有深深的渴望。我们不是渴望神一般的无所不能、百毒不侵,而是渴望他人。他人定义了我们,只是在我们的经验一时不足以满足我们不断膨胀因而受伤的意识(因为所有可以满足我们的事物都具有较长的反应链)时,我们才“发现”了神或自己。
在马丁·布伯那里,“我-他”关系是永不满足的占有,“我-我”关系是自大又绝望的独白。倘若我们不恰当地用这个说法来看申爱的情况,那么“我-他”的预设给她造成了实然的伤害,因为我们的心理规律以及这个世界的运行是不遵从人与上帝的“我-他”预设的,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矛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进入“我-它”的技术理性之中,对这一切都采取工程的态度,从此与生活决裂。然而我们是人这种容易受伤的存在者,而不是Alpha Go,马丁·布伯认为,我们需要一个“你”,这是先验的。对“你”的设定和渴求绝不在主谓表达的经验界限中出现,因为经验中的“你”实际上不过是“它”。在“你”的需要显现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锤子无法砸开的存在,一个始终默默在此的对谈者,以互相容纳彼此的扩张。也许有足以和愿意充当“你”的人近在咫尺,而申爱没有发觉。她对宗灿的看法依然是,他在用“我-她”的思路看待自己。每个人生活中都不免有“我-你”的时刻的,真实生活中没有弗兰西斯·安德伍德议员那样的权力机器。39岁的宗灿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男人,这么多年在密阳和同样朴实小镇街坊们嬉笑怒骂着过来了,谈不上明明白白也算不上浑浑噩噩。但他的“你”性在申爱这里被唤起了,于是他成了一个最能理解爱的人——没有炫耀,没有消耗,更没有为了炫耀而进行的消耗。只是自愿作为“我-你”的一端而默默在场。我是什么人,如果找不到能安立我的你?
布伯认为“我-你”关系还有超验尘世的精神维度,我认为这倘若不是又回到“我-它”的窠臼中,就是太过幽渺而不能把握。“我-你”的时刻不经常向我们显现,但它是“我-它”之外,对我们存在的另一个肯定。太阳照着善人,也照着恶人,但太阳成为太阳,在于我们发现它的温暖。
同样,在《我与你》中,“一切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



密阳的相关影评

密阳
세븐 • 无题
密阳
Isa •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乐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乐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