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湖会议

评分:
0.0 很差

原名:Die Wannseekonferenz又名:净化论(台) / The Conference

分类:剧情 / 历史 / 战争 /  德国  2022 

简介: 改编自历史上震惊世界的一次会议。

更新时间:2023-05-29

万湖会议影评:如何精看《万湖会议》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万湖会议》的话,那就是全片尽是虎狼之词。作为一部重大历史题材影片,必须反映那个极端年代的特点。并且又是以会议为主要内容,基本就是室内剧,对白肯定是最重要不过的。因为有这些虎狼之词,《万湖会议》也是我有史以来截屏最多的一部片子。感谢昆仑德语字幕组的出色翻译,完美呈现了纳粹当道年代的德语风貌,并且充分尊重了历史。有意思的是,全片并没有纳粹举手礼,有一句说一句,新纳粹模仿纳粹举手礼,但却远不如纳粹邪恶凶残。

我第一次知道万湖会议,是三十多年前看赫尔曼·沃克的历史小说《战争与回忆》,以及原著改编的美剧,里面直接提到过《万湖会议》,还有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量描写。那个时候我已经看过了老版的《逃离索比堡》,对集中营种族灭绝有了一定的了解,《辛德勒的名单》是后来看的。这三部片子,如果没有看过的话,有些重要史实方面是很难理解《万湖会议》的。很多人已经列举过万湖会议的参会者了,电影当中可以一一对号入座,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不过,还是应该提一下几个纳粹中高级军官。

艾希曼和兰格

影片中服装准备得非常好,完全是1941年底、1942年初的式样,万湖会议是在1942年初开的,而1942年党卫军正好换过一次军衔和标识。这里顺便说一句,德军和党卫军的军官制服,大部分都是Hugo Boss做的,这是个经典老梗了。西方军官有自己定制常服、礼服的传统,甚至还要花点小心思,搞点小花样,作训服才会用公发的,比如金银色直接镀金镀银,当然式样是官方定好的,绝不能违制。

影片中最先登场的是因为耶路撒冷审判而为全世界所知晓的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万湖会议时是一级突击队大队长(Obersturmbannführer),相当于国防军的中校。手握生杀大权的大集中营负责人,基本上都是一级突击队大队长,甚至是还要低一级的突击队大队长(Sturmbannführer),也就是影片中鲁道夫·兰格博士(Dr. Rudolf Lange)。这两个人的领章和肩章有区别:突击队大队长领章只有四豆,一级突击队大队长多了两杠,并且肩章多了一个豆。所以,能透过窗户隔着十来米能看清楚兰格的军衔,眼神实在是不错。艾希曼的级别比兰格高,但艾希曼穿立领常服,兰格穿翻领常服,这是合规的。

兰格和艾希曼正好代表了纳粹种族大屠杀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分散屠杀,主要以枪决为主,造坑埋尸,第二阶段是灭绝营,采用毒气室和焚尸炉。当中过渡阶段,还曾经使用过效率不高的毒气车,出过的问题通过兰格之口有了很充分的阐述。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艾希曼的罪行绝不仅仅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他参与了整个纳粹大屠杀,也就是最后解决方案的具体制定者之一。在影片中,几乎所有细节都是通过艾希曼之口来介绍的,这与他在纳粹大屠杀中扮演的角色是完全一致的。

顺带说一句,当兰格在办公室内向大领导海德里希提出用毒气车屠犹在现场控制上存在问题时,镜头给到兰格略微犹豫了那么一下,还看了艾希曼一眼。原因其实很简单,毒气车方案是艾希曼搞的,兰格只是执行,兰格很清楚艾希曼是海德里希跟前的红人,而兰格的级别又比艾希曼低,说活绝对是要注意分寸的。

党卫军特别行动队A

正是由于计划能力,让艾希曼深受党卫军头子金发魔王海德里希的赏识。当然,兰格也很受海德里希的器重,所以让他专门从拉脱维亚回到柏林开会。他动身前往柏林前杀的最后一批犹太人来自捷克,而那里是海德里希的地盘,海德里希专门把犹太人送到兰格和他的上司施塔莱克(Dr. Franz Stahlecker)那里去杀,可见对党卫军特别行动队A的信任。事实上,特别行动队A被认为是党卫军四个特别行动队中最凶残的,施塔莱克和兰格两个刽子手居然还都是法学博士。

穆勒和舍恩加德

接下来登场的是两个党卫军高级军官,一个是总队长(Gruppenführer)海因里希·穆勒(Heinrich Müller),相当于国防军少将,另一个是区队长(Oberführer)卡尔·舍恩加德博士(Dr. Karl Schöngarth),在国防军中没有对应的军衔,高于上校,低于准将,大致相当于大校(当然在一些国家,大校实际相当于准将)。国防军是没有准将的,准将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旅将军,在党卫军中对应的是旅队长(Brigadeführer)。总结一下,穆勒是将级军官,肩章是金色底板加一颗豆,舍恩加德是中级军官,肩章是银色底板加两颗豆。在领章方面,他们都是1942年改版之前的老版,穆勒是三叶草,舍恩加德是两叶草。后来,在党卫军中设置了一个新的军衔,和区队长平级,这就是旗队长(Standartenführer),但旗队长的领章是一叶草,比区队长要低一档。

穆勒和舍恩加德是分两部车来的,这表明了他们的级别。从这里开始就会有戏外戏了。可以说,整部影片当中最让人毛骨悚然的就是穆勒,他居然在苏联红军围攻柏林过程中不知所踪,虽然推定可能死亡,但毕竟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还是不排除逃脱的可能性。穆勒和舍恩加德都直接向金发魔王海德里希汇报,但亲疏远近是有差别的。虽然舍恩加德被邀请参会,但很明显在会前一些重要事项他还不知道,海德里希和穆勒都没有像他透露,甚至级别更低的艾希曼知道了他都还不知道。海德里希找兰格到办公室谈话,穆勒跟着一起去了,舍恩加德就没被一并喊去。当兰格向海德里希递上在东线屠杀犹太人的“成绩单”时,穆勒可以直接凑近去看,因为他是将级军官,有这个资格。

兰格和舍恩加德

穆勒要舍恩加德去应付一下官员,但他对这些官员实在没兴趣,反而是看到兰格之后跑出去搭话。按照道理来说,舍恩加德的军衔要比兰格高好几级,但两者在做事风格上显然都是狠角色,这点用房间里官员的对话点了出来。有意思的,兰格见到舍恩加德,居然不行礼,表现得非常随便,连正在抽的烟都没有掐掉。舍恩加德称呼兰格是博士,兰格回应也称呼博士,注意并不是党卫军军衔,而艾希曼张口闭口都是称呼军衔的。舍恩加德甚至还说,如果提前告知行程,要给兰格的住宿搞得更好一点,这完全不像是上级和下级的对话,更像是老朋友。实际上,兰格原来也在党卫军机关里,应该之前和舍恩加德是非常熟悉的。

这里我们有必要讲一下党卫军的架构,兰格、舍恩加德、艾希曼都右臂上都有一个SD字样的徽章,这是Sicherheitsdienst的缩写,意思是党卫军安全局。SD是党卫军的情报机构,成立于1931年,盖世太保成立在1933年,还在它后面。海德里希1931年才加入党卫军,是SD的第一任局长。1939年,SD被纳入帝国安全总部(Reichssicherheitshauptamt,RSHA)下,海德里希作为RSHA的头子,控制庞大的秘密警察部门,包括SD和盖世太保。正式会议开始前,小会议中外交部提交的文件中,要求和帝国安全总部和盖世太保密切合作,其实就是和海德里希密切合作,海德里希自然非常高兴。

在后面的会议中,不管是语言和眼神,兰格都和舍恩加德有很多呼应,几乎达到了一唱一和的程度。影片最后,舍恩加德提议去柏林市区的会所放松放松,兰格也是欣然跟随的。会所,大家懂的。所谓,一起杠(piao)过枪(chang)的兄弟,才是真兄弟。你问我这种不正经的事怎么看出来的?我绝不敷衍一句“你懂的”,片子里其实有非常细致的描写:当书记员艾希曼办公室的魏勒曼女士进会场的时候,舍恩加德的眼光盯着她身上好一会,魏勒曼也抛了一个媚眼。职业装、黑丝、高跟,OL,现在我再来说“你懂的”,懂了吧。

穆勒和霍夫曼

穆勒让舍恩加德去应付官员,因为他要去检查艾希曼的会议准备情况。对于会议来说,座次永远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穆勒认为自己和奥托·霍夫曼(Otto Hofmann)分坐海德里希两边是正确的安排,霍夫曼会满意,这句话其实话里有话,这要从霍夫曼的军衔和职务说起。霍夫曼的军衔和穆勒一样,但他不向海德里希直接汇报,而是向党卫军头子希姆莱汇报。霍夫曼的种族和安置局,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它基本相当于党卫军内部的退管会和工会,负责退役党卫军人员的安置工作,以及干预党卫军的婚姻,不要娶了犹太人或者其他非德意志民族,所以也抓思想政治工作。这种工作容易让霍夫曼高谈阔论务虚,而穆勒的KPI是非常实际的,就是要解决掉多少犹太人。

在会议中,霍夫曼向海德里希主动要求发言的机会,并且是站起来讲话的,很大程度就是为了凸显自己在党卫军中的地位。穆勒甚至在霍夫曼讲话时,还白过他一眼,心理活动是你有完没完啊。回到开始时,穆勒大概认为给霍夫曼这样一个位置,是一种优待了。尽管如此,霍夫曼在影片中还是有巨大作用的,因为通过他的一番鸿图大轮,介绍了纳粹扭曲的意识形态,以及控制东欧的基本构想。所以,《万湖会议》不仅介绍了对犹太人的最后解决方案,也介绍了纳粹对所谓东方问题的最后解决方案。战争结束后,霍夫曼被美国军事法庭判了25年,后来减刑到15年,但到1954年就被放了出来。霍夫曼混了小公务员,一直活到了1982年。

东方部和波兰总督区

穆勒最不爽的肯定是要数东方部的大区长官(Gauleiter)阿尔弗雷德·迈耶(Alfred Meyer),大区长官名义上是纳粹党第三等级的高官,但穆勒宁愿和级别相对更低的波兰总督区约瑟夫·布勒(Josef Bühler)靠着坐,可见对迈耶是有多不待见。这家伙基本上也是和霍夫曼差不多的工作性质,但好歹霍夫曼是党卫军的自己人,并且还直接向希姆莱汇报,看不上可以,但没必要得罪。穆勒对迈耶的轻视在党卫军总部内应当是一种风气,因为舍恩加德也是这种态度。他对兰格介绍众人时直言不讳,认为迈耶就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职位还挺重要的,言下之意,你又没亲手处理多少犹太人。名义上,东方部管的时候东方占领区,但这些地方都是国防军和党卫军,还有仆从国军队苦战打下来的。会前,官员们在议论脑溢血猝死的赖歇瑙元帅,他麾下的第6集团军就是在斯大林格勒全军覆没的那支部队,投降苏军的第一名德国元帅保卢斯就是接替的赖歇瑙。赖歇瑙没少参与屠杀犹太人,所以说国防军干净绝对是掩盖罪行。

舍恩加德不是只对迈耶看不上,而是对整个东方部都看不上。会议刚开始,迈耶就为万湖别墅办会收费嘲了海德里希,迈耶还要兰格他们在波罗的海三国干活的党卫军,找时间向他汇报工作进展,以宣示自己的职权范围。要不是会议要开下去,兰格估计不会鸟迈耶。跟迈耶一起来的部长助理乔治·勒布兰特博士(Dr. Georg Leibbrandt),兰格倒是高看三分,因为他也是博士,懂七国外语。这位勒布兰特是具体干活的,所以对东线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自称犹太问题专家。海德里希还没有公开特别行动队A在波罗的海三国和白俄罗斯杀了多少犹太人,兰格的上司施塔莱克在爱沙尼亚杀光了当地犹太人的“成迹”,就被勒布兰特公开了,导致大家都用拳头敲击桌表表示赞赏,算是给党卫军和东方部打了圆场,调节了现场略显紧张的气氛。

但勒布兰特也颇为恃才傲物,茶歇时候他就对迈耶说,海德里希的管理其实一塌糊涂,只有1/3是计划好的,另外2/3全是混乱。要知道这是在党卫军的地盘上,勒布兰特还真是不给党卫军面子。纳粹治国很多方面其实是非常混乱的,通过勒布兰特的话,导演和编剧有意识地在向观众传递这个史实,免得后世小子们崇尚秩序和效率,对纳粹产生莫名其妙的崇拜,亦或说距离产生的美感,要知道社会性的畸形审美往往会带来恶果。

其实,迈耶作为党部的干部,更是不把党卫军当回事。不过,迈耶的确也有炫耀的资本,这就是利用在纳粹党内部的级别,可以更容易见到希特勒,这对于坐办公室的还是很重要的。结果,茶歇时候就有人颠颠跑来巴结,好让他安排机会见元首。对于迈耶的能量,最清楚的人是深得希特勒赏识的海德里希,注意到他进到大堂第一个握手的,就是迈耶,然后才是党卫军同仁,霍夫曼。

施图格特和纽伦堡法典

全片中另一个出彩人物就是施图格特,这家伙是个玩权术的高手,否则也不会被内定为下一任内政部长。施图格特在与会者中颇具特殊性,因为他是穆勒亲自跑到别墅外迎接的,另一个亲自跑出去迎接的就是顶头上司海德里希了。加上后来被海德里希拉到办公室里单独交流,看得出施图格特其实和党卫军高层的关系不一般,所以有些话别人不敢说,他倒是放起炮来猛。施图格特是有党卫军军衔的,还是前面说的旅队长,也属于高级军衔,也就比穆勒低一级。

片中另一个细节是施图格特的家就在万湖边上,这里可是遍布豪宅。想必有些观众是看过《纳粹的腐败与反腐》这本书的,施图格特的宅邸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其实,弄到最后,施图格特还是和海德里希有共同语言的,就是家人是否生活舒适。可是,纳粹高官舒适甚至奢侈的生活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对于德国人民和被占领国家的人民,特别是对于惨遭种族灭绝的犹太人,这都意味着什么,真的很让人深思。

施图格特刚到就气场十足,在会场里面直言不讳,别想轻易动我的一亩三分地,穆勒向飞机延误迟到的海德里希汇报,说其他人倒还好,就是施图格特架子有点大。在落座后就开始观察与会者,而且也是最早发现东方部和波兰总督区尖锐矛盾的,甚至还要撩拨一下这种矛盾。不过,一开始,施图格特主要还是挑穆勒和布勒,自己煽风点火就足够了。这家伙一肚子坏水,甚至比党卫军和一般纳粹还坏,要不能参与制定纽伦堡法典呢。正是在小房间里,施图格特点出了纳粹统治的硬核,就是要制造一种秩序感,给极权统治披上合法外衣。而纽伦堡法典,在二战之后成为了恶法的典型代表。恶法非法!

犹太隔离区和集中营

《辛德勒的名单》故事发生在波兰克拉科夫。一开始和华沙一样,是在城区内辟出一块狭小的犹太隔离区,后来大魔头阿蒙·哥特(Amon Göth)伦来了之后,把犹太人关进了普拉佐集中营,然后分批转运到拥有毒气室和焚尸炉的灭绝营。《万湖会议》非常详细地说明了前因后果。在1942年之前,波兰的犹太隔离区已经塞满了犹太人。按照纳粹生存空间理论,是要把征服后的波兰作为殖民地,波兰总督区被认为是个肥缺,最后落到了弗兰克手里,就是布勒的上司。暂时处理不掉的犹太人是绊脚石,而且对弗兰克来说增加了控制难度,比如发生了《辛德勒的名单》开头那种猖獗的黑市交易。那些已经没收了财产的犹太人,持续送到波兰总督区,不能给弗兰克带来什么好处,所以着急要党卫军处理掉他们,这就是弗兰克授意,要布勒和海德里希讨价还价的。

非常值得回味的一点,像施图格特这样的聪明人和舍恩加德这样接近决策核心的党卫军,一开始都不知道最终解决方案的细节,布勒却知道不少,毕竟修建灭绝营就是在他眼皮底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在茶歇时面对施图格特的挑拨,最后布勒以一句“授权有限,不便谈论更多”挡了回去,这更说明他很多都知道。最后他拿到了海德里希的承诺,优先杀掉已经隔离区的波兰犹太人,就不再发声了。这就是《辛德勒的名单》中,普拉佐集中营开始转运的发端。东方部的勒布兰特对将波兰总督区作为最终解决地点也有所耳闻,在会议中直接把这条给抖了出来,可见其消息灵通程度,也说明党卫军的保密程度并没有达到密不透风的程度。由于最终解决方案参与的环节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其实都心知肚明,却甘愿做杀戮机器上的螺丝钉,也就是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的恶”。

路德

舍恩加德对兰格说,他认为也就外交部国务秘书马丁·路德博士(Dr. Maritn Lutter)稍微正常一点。注意这里是稍微,用词很妙,到底要怎样在党卫军眼里才是正常呢?套用《大宅门》里面的经典桥段,就是你们这些有病的,看着我们这些正常的都有病。路德的下场非常有意思,他整天和党卫军混在一起是有道理的,就是想翻掉里宾特洛甫,自己去做外交部长。问题是,这又不是1939年绥靖主义巅峰的时候,二战都打到昏天黑地了,反法西斯同盟要求德国无条件投降,还有啥外交可言呢?可是这路德还要跳。最后已经被战场情况搞得一脑门子包的希特勒大怒,直接下令把路德关进了集中营,最后等到苏联来解放集中营的时候,已经被折磨得快死翘了。

路德和党卫军走得非常之近,正式开会前姗姗来迟的海德里希,当着一大厅的人喊路德和兰格到办公室开小会,等于是公开了路德和党卫军的关系。在会议进行过程当中,路德完全站在党卫军这边说话。而在会议第二节,海德里希甚至把穆勒、艾希曼、路德三个人喊到一边讨论具体怎么杀巴尔干犹太人,行动安排向路德透明,都不会告诉兰格和舍恩加德。其实兰格也很受海德里希器重,这更加反映出路德和党卫军走得有多近。当然,路德的存在还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是第三帝国和仆从国的关系。

仆从国

万湖会议计划大屠杀的是乌拉尔山以西,也就是整个欧洲的犹太人,按照党卫军的统计大约是1100万。最后各种方式杀掉了超过600万,也就是大约一半。当时第三帝国版图是1939年9月开战后的,合并的德奥,加上了吞并的苏台德区,还有但泽走廊。这里顺带要提一句,奥地利的排犹在很多方面要比德国更凶,他们要比德国人表现得更像德国人(毕竟元首本人一直是这么践行的),《辛德勒的名单》中那个大魔头阿蒙·哥特就出生在维也纳。苏台德区以外的捷克从法理上来说是很麻烦的,因为德国撕毁了《慕尼黑协定》,直接吞并了整个捷克,所以整出了一个所谓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海德里希亲自蹲点的就是这个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坐镇布拉格。他在1941年5月接管,就是他在会上推说没有立即观察戈林元帅的指示,在捷克公务缠身的原因。实际上,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的名义首脑仍然是康斯坦丁·冯·纽赖特(Konstantin von Neurath),捷克深受德意志文化的影响,布拉格基本上可以看作德意志化的城市。纽赖特对于德化捷克人比较客气,对镇压反抗比较手软,所以让他“休假”(这种搞法其实老外也会),换金发魔王海德里希来干。为了加强统治,海德里希故意拉拢德意志化的捷克人,然后用他们来清洗犹太人。

仆从国在纳粹大屠杀中扮演的角色是非常敏感的问题,这牵涉到战争责任的清算问题。相对而言,北欧四国,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的责任最轻,不过那里本来也没多少犹太人。排犹在中东欧很多地方具有历史传统,二战开始后有些地方比纳粹还起劲,其中就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以及西乌克兰,现在俄罗斯还经常拿这个说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都支持纳粹转运犹太人,全然不管最后送去的是集中营,匈牙利相对不积极,影片中需要进一步交涉。巴尔干排犹也毫不手软,包括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自己干不过来就找党卫军来帮忙。其实,轮排犹最凶还有希腊人,在希腊独立战争期间,就把近东犹太人集聚的萨洛尼卡给扬了。

一战犹太老兵

《战争与回忆》中亚伦·贾斯特罗老先生和他已经嫁给美国军官的侄女娜塔丽,还有娜塔丽的儿子,曾经被法国维希政府送到特莱西恩施塔特集中营。这里就是《万湖会议》开场时,穆勒询问艾希曼的那个“模范集中营”,本质上为了掩人耳目而精心制作的伪装。穆勒对艾希曼都交了底,居住密度高一点好,没有必要弄得太像样。亚伦·贾斯特罗是有社会影响的知名犹太人,一同在特莱西恩施塔特关押的还有那些为德国参加过一战的老兵。另一部片子《希特勒:恶魔的崛起》,里面,里面就有德国的犹太一战老兵描写。《战争与回忆》中有艾希曼的角色,还因为亚伦·贾斯特罗拒绝加入所谓的长老会,野蛮殴打了老先生。

戈林和四年计划

最早的时候,纳粹主张把犹太人剥夺财产之后,流放到马达加斯加去,这有点像南北战争前,主张废奴的共和党其实想把黑奴全送会非洲去。但最后纳粹决定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这是希特勒和戈林的共同主张。戈林是党卫军的建立者,和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万湖会议就是根据戈林的指示召开的。戈林是参加啤酒馆暴动的纳粹老将,后来人称肥猪元帅,这里的元帅其实不是空军元帅,而是帝国元帅。戈林一战那会儿当王牌飞行员还是挺帅的,还不是因为啤酒馆暴动腿上挨了一枪,必须靠嗑药来缓解疼痛,最后染上了毒瘾,也让自己变成了肥猪,他还特别喜欢穿白色元帅制服,肥猪元帅就是这么来的。

戈林在纳粹政权中管得很宽,他担任已经成为橡皮图章的议会议长,还分管四年计划,其中包括军工生产,但戈林管得一塌糊涂。他连自己本应该最擅长的军用飞机生产都没管好,而且还发生了二战当中最大的军工灾难,由于存在设计缺陷,已经生产出来的数百架梅塞施密特210双发战斗机不得不报废回炉。一直要到二战后期,实在跟不上战争需要,才让施佩尔出来管。片中克里钦格博士(Dr. Friedrich Kritzinger)有向兰格提到过,万湖旁边就有施佩尔的别墅。

万湖会议有四年计划办公室的埃里希·纽曼(Erich Neumann)参加,这伙计看上去就是舍恩加德所说的那种瞻前顾后的角色,或者按照海德里希的说法和党卫军不是一路人,整个会议中表现得非常紧张。但实际上,纽曼同样有党卫军军衔,级别和舍恩加德一样都是区队长,当然这比是施图格特的旅队长。这一点非常隐秘,因为他没有穿党卫军制服,也没有穿纳粹党部官员的制服,而是穿了西装。

干邑文化

最后留一个彩蛋。影片中提到过几次酒。第一次是在会议前,兰格和舍恩加德的寒暄,兰格说这像老兵聚会,舍恩加德调侃就是缺了啤酒。第二次是会议进行过程当中奉上饮料,有白水、茶、咖啡、干邑。迈耶品了一口茶还是咖啡,然后皱了下眉头,这个时候德国的物资供应恐怕已经不怎么好了,虽然党卫军还能拿出三文鱼什么的招待茶歇,但饮品档次估计得差一些,不是咖啡代用品已经很给力了。而外交部的路德、党卫军的好基友舍恩加德和兰格喝的是干邑,正好三个博士。路德喝酒是因为他觉得海德里希能搞得定,就是走个过场。舍恩加德和兰格是真爱喝酒,还专门给了个兰格要求加酒的镜头。反正会前兰格就说自己不爱开会,那就借这个机会喝点好酒呗,不喝白不喝。这里顺带要说一句,干邑是有原产地的,产自法国干邑地区,恐怕德国没少掠夺法国好酒。这点不消多言,看过《兄弟连》的朋友,都知道E连发现了个大酒窖。

第三次是茶歇时在湖边,舍恩加德对疑惑不解的克里钦格博士说,在东线连续搞大屠杀主要依靠纪律和酒精,除非是干活时喝醉,平时都不怎么管,这让一战蹲过战壕的克里钦格博士非常震惊。当然,面上舍恩加德和兰格还要辩护,说自己手下是正派的德国人,其实杀人魔同时还是酒徒,这其实才是党卫军鲜衣怒马背后的真相。会议结束后,舍恩加德找到一瓶没喝完的干邑,把木塞重新塞上就揣进公文包里带走了。之前,这位博士还说自己手下是正派的德国人,结果四下没人就搞大家拿。兰格还在场的,不过,这是酒精考验的自己人,后面去会所可以继续喝,继续嗨。估摸着,穆勒很多事情连舍恩加德都要保密,多少是知道这伙计。如果你的下属是个像《闻香识女人》的中校那样借酒浇愁、嗜酒如命,你也不敢让他第一时间接触核心机密。当然,会议结束后,穆勒也喝,并且给艾希曼倒了一杯,还问海德里希要不要也来一杯,谁能拒绝美酒呢。


万湖会议的相关影评

万湖会议
玄猫 • 短评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乐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乐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