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4:灵魂尽头

评分:
6.0 还行

原名:小时代4:灵魂尽头又名:小时代4/Tiny Time 4.0

分类:喜剧 / 爱情 /  中国大陆  2015 

简介: 时间指向2015年,林萧(杨幂 饰)和陆烧(陈学冬 饰)在焰火盛放的外滩拥吻。这

更新时间:2015-10-18

小时代4:灵魂尽头影评:有意为之的和无所谓的:《小时代》书影混评


近来闲着无聊,学习了《小时代》小说三本。平心而论,这是我获得过最莫名其妙的阅读体验。郭敬明的作品固然是人人得而黑之,但这种莫名其妙的感受并不完全因为小说有多差。如果要说情节、文笔,《小时代》差劲的程度与一般的网络文学或言情小说并没有多大差别。换句话说,假设这部作品的作者不是郭敬明,那它也只是一本普通的差劲小说罢了,不大可能有现在的影响力。虽然很多人黑,但一部分只是单纯地为黑郭敬明而黑。从某种意义上说,《小时代》几乎成了用于分类的标签。每个人都可以很轻松地把认识的人分为两类:看的,不看的。似乎相比于不看的人,看《小时代》的人心理上总是略低了一等;似乎他们就是低俗、浅薄、脱离高级趣味的。正因如此,部分观众会感到有必要为自己的行为开脱,表明他们是将这小说(或改编的电影)当作消遣来看,而不是真心实意地为之着迷。事实上,怀着消遣心态走进电影院的观众确实很多。当我第二次观看电影大结局的时候(是的,我看了两遍),每到煽情桥段,四周的人们纷纷笑起来,影厅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所以我想是这样:作品是烂作品,但看也好不看也罢,谁都别把谁当傻子。哪怕有人真心实意地喜欢《小时代》,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嘲笑的。如前所说,它毕竟只是普通的差劲小说而已。

话又说回来了,我们到底要不要黑《小时代》?私以为是要的,但不是黑情节或文笔。退一步说,这种高中生般平淡无趣且毫无详略的风格,黑着恐怕也没什么意思。更不要黑作者本人,因为人身攻击是非常低级的行为,尽管这个人屡次抄袭且从未道歉。真要计较起来,“黑”这个字也不妥当。还是针对作品,理性客观地批评为好。

首先我们要问:《小时代》的主线是什么?看完三本小说,掩卷沉思,不得不愧疚地承认:我没有发现能被称为主线的这条线。你可以说主线是四位主角的友情波折,她们接连不断地争吵又和好的过程,但波折中还包含了很多其他的线索,比如四人各自的爱情、家庭、工作,这些线索中的人物又参与进主角们的矛盾中,使整个故事显得琐碎松散。不仅如此,四位主角得到的关注,或者说她们的戏份,在书中是不平均的。小说不像电影,如果想显示出四人相同的重要性,可以把屏幕均分成四份,每个女人各得一份。但小说的篇幅只有这么多,好像十个小朋友分九个苹果,第十个小朋友就面临着被杀掉的危险。唐宛如就是第十个小朋友。她的戏份是最少的,对于剧情的推动作用也是最小的。甚至可以说,她并不是一个必须存在的角色。当她与南湘产生矛盾、暂时离开别墅时,林萧曾觉得自己“代替了唐宛如的位置”,成了所有人中最迟钝、笨拙的一个,并且为此感到尴尬。除此之外,林萧还曾多次表示“顾里与唐宛如的说话风格如出一辙”,区别仅在于“一个穿Dior而另一个不穿”。从角色定位上看,唐宛如是单纯的丑角,作用基本只是在幕间插科打诨,始终没能参与到主要剧情中。应该说,郭敬明对她的人物塑造是失败的。或许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小时代》电影版对唐宛如的参与度进行了弥补。例如电影第四部,在顾里寻找父亲的隐藏遗产时,与顾准、Neil一起进行搜查的是唐宛如,而不是原著小说中的顾里。再如四位女主角联手挽救时装秀的剧情,属于电影原创,小说中是不存在的。小说中的唐宛如没有踏进过M.E总部,更没有和其他三位主角一起为工作努力。她离总部最近时,也只是在街对面吃了一盆红烧肉。

那这是不是说明电影的人物塑造比小说成功呢?不见得。尽管两个唐宛如不是完全相同的唐宛如,尽管电影中她的存在感变强了(演员的因素也不可忽略),但有一点没有改变:她唯一一次主动参与到主角间的爱恨情仇中,原因是她的暗恋对象卫海与南湘成为了男女朋友。这样一来,唐宛如与南湘的矛盾便可简略归纳为常见的“二女争一男”戏码。南湘与顾里争吵也是因为卫海,虽然是顾里有意为之,仍和唐宛如与南湘的矛盾相似。林萧与南湘产生的嫌隙表面上是工作所致,是在同一家公司任职的地位纷争,但实际上争的是谁更能得到宫洺的信任,仍然秉承二女一男的模式。通过这些事件,加上电影中四人合力挽救时装秀的情节,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虽然这部作品主要描写的是四位女性角色,但她们之间的关系还不是一种正常化的关系。这种关系依然停留在朋友-对手(情敌)-朋友的循环转化当中,缺乏对友情的直接表现。她们为什么成为朋友?她们一起经历了什么?读完小说,看完电影,这些问题仍旧很难回答。人们可能产生这样的感觉:女主角们的生活是围绕着各自的男朋友或暗恋对象展开的,假如没有他们,她们的生活就失去了内容,变得极其空洞。假如电影版《小时代》需要通过贝克德尔测验才能上映,或许观众就无缘在大屏幕上见到它了。尽管女性角色并不总是在谈恋爱,相反还状似非常投入地打拼着事业。电影中的时装秀就是一个例子。然而这个例子,就像顾里据说总是挂在嘴边但从未真正被写出来的经济术语,只是一种虚假而浮夸的专业性。谁都知道它不可能是真的,只是为了体现主角之间感情、让她们为同一目标努力而设置的事件。这一事件的空洞表明,郭敬明并不懂得如何描写多个角色之间的凝聚力。或者说,当这种凝聚力需要比校园更大的背景时,他就显得力有未逮了。与时装秀情节相比,电影中反复回顾的那场接力赛都更打动人一些。

女性角色间关系的单调与单薄并不是《小时代》才有的缺陷。这部作品的小说版于2006年开始连载,电影版于2013年首次上映。在这期间,国内上映电影几千部,网络或杂志连载小说更是不计其数。如此数目繁多的作品中,有多少以女性角色为主角,详细表现了多名女性角色通力合作、达成目标,且不过多纠缠于她们因同一男性角色而起的矛盾?一时之间似乎很难想到既符合条件,又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范例。但如果将“女性角色”与“男性角色”调换位置,很快就能发现一系列这样的作品。仅就电影而言,有《狄仁杰》《窃听风云》《中国合伙人》《智取威虎山》等,作品主角的目的不尽相同,相同的是男性角色间关系的复杂性与完整性:有协同,有对立,但即使处于对立状态,彼此的关联性依然存在,也会产生对手间的惺惺相惜。反观《小时代》中的女性角色,她们的关系是二元的,“爱”与“恨”只能择其一,缺少中间状态。基础感情是“爱”,争吵后迅速转为“恨”,随即某一角色搬离“别墅”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直至归来、和好而回到“爱”。这是她们关系的“单调”。至于“单薄”则更为明显。《狄仁杰》等电影中,主角们面临的问题不仅涉及范围更广,同时也更重要、更难解决、关乎更多人的切身利益。当这些电影的男主角们忙于侦破命案、抓捕间谍、开办学校、解放中国时,《小时代》中的四位女主角手握接力棒奔跑在操场上,怀抱昂贵的服装奔跑在高架上。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一部言情小说/电影的主角放弃言情转而拯救地球,但举目四顾,小说/电影市场并没有提供足够多的其他选择。所以林萧担任宫洺的助理三年后,终于能够游刃有余地替他买到咖啡、订到餐馆,帮他干洗衬衣,去商场抢到全球唯一的限量西服——这是她职业生涯的顶峰,而她觉得自己是能够徒手攀爬东方明珠塔的蜘蛛侠。

不得不承认,与女性角色相比,《小时代》对男性角色的塑造是略胜一筹的。或者说,他们比女性角色更立体、更“有趣”。作品中的青年男性角色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硬汉”;虽然没有人纤细瘦弱,但他们都有不够“男性化”的一面。卫海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肌肉发达却性格腼腆,说话时经常脸红,与常见的体育生形象有些出入。其他男性角色则或“清新”或“阴郁”,时常可见类似“温柔”、“安静”、“颓废”的形容词,也有直截了当表示“美”的。总的来说,假如这群人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世界,他们的照片多半会被拼在成龙的拳击起手式旁,底下写着“娘炮”和“这才是真男人”,广泛流传在社交网站上。然而这种群体性的阴柔美恰恰是这些角色有趣的地方。今年暑期爆红的《大圣归来》票房刚过三亿时,报纸上登过一篇影评。标题与作者我全忘了,只记得当中的一句话:“我们就缺少这样充满阳刚之气的电影。”我记得这句话,因为我觉得它实在有些可怕。依我之愚见,充满阳刚之气的电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去网上搜索每年国内上映的电影,逐条看下来,所谓的“男人戏”是不缺的。多数男性演员恐怕也愿意演那些有“男子气概”的角色,为了争做演技派也好,为了证明什么也罢。在这样的情形下,许多人对“中性美”的认知才是缺失的,有时甚至是恐惧的。不说从小到大我们身边那些因为“娘”被孤立的男同学、因为太过“假小子”被取笑的女同学,单说演艺界,这种恐惧和随之而来的抵触也依然明显。往远了说,国外有备受嘲讽的韩国男星,往近了说,国内有早年的李宇春和如今被指“一代不如一代”的内地男演员。内地男演员我不了解,但李宇春第一次穿裙子、第一次露乳沟的新闻我是记得的。因此我不由设想,假如一部作品,先出了小说,很受欢迎,再拍了电影,也很有影响力,而其中的男性角色——暂时先不苛求女性角色吧——具有一种中性美,那它是否能形成小众审美对主流审美的一点反击?假如它的影响力足够大,那是否会有一些人重新思考“硬汉”、“娘炮”、“真男人”之类的概念,进而对“男人,就该这样”的广告语产生一丝怀疑?打个不十分恰当的比分,就好比从前毛片市场只考虑男性受众,突然有一天,日本人搞出了女性向毛片,这时的毛片就不再只是一种片,而成为了某个疑问,某种动摇的开始。

但是,非常遗憾,哪怕只看《小时代》中差劲的女性角色关系处理,也不难推断出这部作品并没有这样的高度。虽然我们不提倡人身攻击,至此也不得不谨慎而有礼貌地怀疑:郭敬明描写的男性角色风格如此一致,或许只是出于他个人的审美偏好。因为除了长相,他们在故事中并无可圈可点之处。换句话说,他们仍然用语言和行为演绎着教科书般的男女有别。从校园阶段开始,分别作为林萧和顾里的男朋友,简溪和顾源就学会了在她们争吵时避免介入。他们避免的不只是两个人的争吵,更是他们认知中“女孩子之间的事”。而作为“男孩子”,他们的友情与四位主角之间的感情纠葛有着显著的区别:不仅关键时刻一致对外,平时也从未产生过矛盾。前者有一个典型的例子:简溪认为林萧出轨而与她分手,此后的几个月顾源一直刻意忽视林萧的存在。这是一种简单的“兄弟义气”,不像林萧和南湘为顾里与顾源和好作出的努力,也没有弄清真相的好奇心,因为“牵线搭桥”和“八卦”是女性角色的责任。总体看来,简溪和顾源的友情符合许多人对男性友情的整体认知:男人之间没有女人之间那么多麻烦事,男人没有女人那么斤斤计较、小家子气。这样的区分对比在《小时代》中非常明显。尽管郭敬明试图借他们两人的口修饰这一点,让他们说出“这几个女人平时吵得厉害,面对大事却飞快地团结起来抵抗外敌”,但此类补丁是收效甚微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故事之中并没有什么“大事”,能称得上大事的恰恰是两位或几位女性角色产生了矛盾,其中一人或多人搬离了别墅。而众多男性角色最常见的慨叹仍旧是“我不懂你们女人”,似乎因其外表上的柔美,他们格外有必要强调自己的男性身份,否则就要落入怀疑与指责中去了。

说到男性身份,就不得不说到Neil。作为整部作品中唯一盖章的同性恋角色,从被迫出柜的那天起,他就被迅速地再分类了。不是成为游离于两大性别群体之间的第三性,而是直接归入了女性阵营。林萧多次称他为自己的姐妹,感到他“比自己更女人”,顾里也不止一次地说他是“女孩子”。这种再分类与Neil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无关:他可能主动,可能被动,可能在二者之间游移,但只要他喜欢的是男人,他就是一个女人。通过这样的认知方式,他周围的人淡化了他的同性恋身份,几乎将他拉回到异性恋群体中。加之Neil英俊而秀气的外表,这种认知就更容易完成。如果说自觉站在女性对立面的男性角色都是《小时代》错过的机会,Neil就不只是被错过的机会,更是一个错误。他的存在生动地演绎了部分人心中的性别分类法,更迎合了人们对同性恋的刻板印象。这种印象不仅包括了外表,还涉及到性格。小说中的Neil正是典型的四处留情性格,喜欢和长相帅气的男性搭话。电影版对此做了一些修改,并且分配给他一个类似男朋友的角色:顾里的弟弟顾准。说“类似”,是因为他们的关系基本停留在似是而非的细节中,没有异性恋情侣的大张旗鼓。然而这样的角色绑定还有别的作用:它消解了Neil的威胁性。对于其他角色来说,有了男朋友的Neil是一个安全的同性恋,因为他不会像从前那样四处搭讪。而这段恋爱关系的模糊化更促进了这种消解,仿佛Neil非但不再是危险的同性恋,甚至也不是同性恋了。如果处理得足够模糊,他和顾准的关系可以退回到男性间友情的范畴中,只是显得亲密。我们不禁要问,设置这样一个角色的意义何在?总不能是为了政治正确吧?联系全文,或许可以说:《小时代》需要一个同性恋,且必须是男性同性恋,因为时髦。

早在大学时期,南湘和林萧就一度怀疑简溪与顾源“有一腿”。对此他们的反应不是解释或澄清,而是故意做出亲密的动作,引得两位女性角色面红耳赤,脑海里浮现出种种“豆腐渣画面”。“豆腐渣画面”这个词在小说全文中反复出现,甚至当林萧与南湘处在冷战状态时,有了这样的联想,依然条件反射般地去看南湘,随后才意识到自己不该这样。相应的,此时的南湘也看向了林萧。她们为自己在宫洺身边的地位争执,对两名男性亲密场景的想象却使她们的关系有了缓和,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然而简溪与林萧分手后完全离开了他们的生活范围,这样的细节失去了发生条件,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空缺。余下的男性角色中,没有适合与顾源上演亲密动作的人选了。这时Neil的存在就成了必要和必然。作为顾里的弟弟,他有理由进入这个生活圈。作为同性恋,他不会爱上已有稳定恋爱关系的女性角色,也不用爱上唐宛如,减少了人际关系结构动荡的可能。他存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制造“豆腐渣”,因此才有林萧撞见他与顾源接吻、误以为他们在一起的场景。虽然事后被证明是个误会,但他们确实接吻了。这一明显的人为“豆腐渣工程”为何存在?它对剧情的发展是毫无推动作用的,即使将它去除,对整个故事也没有任何影响。或许可以怀疑,这只是郭敬明在“服务读者”而已。毕竟目睹这些情节的并不真的是林萧和南湘,而是读者或观众。

至于为何选择男性而非女性同性恋,则与《小时代》的定位有关。这部作品可以有很多个关键词,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言情。小说中顾里曾安慰林萧,叫她“去大学图书馆的言情小说区域,看见样貌还行的男的就直接把腿盘上去”,很容易就能找到既青春,又有知识,还有文艺气息的男朋友。随后她又说:“不过在言情小说区域溜达的男的多半拥有一个同样爱看言情小说的男朋友。”虽然是调侃,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想法。《小时代》的受众群体,多半还是定位在年轻女性的。因此似乎更有理由加入男性间的暧昧情节,而非冒险选择女性。更何况后者比之前者是更难把握的:四位主角可以一起睡觉,一起泡澡,却对简溪和顾源的相同行为浮想联翩,那么何种行为会使她们产生自我怀疑?这个话题被回避了。由于这种回避,在详细刻画了女性多疑善变斤斤计较的形象后,《小时代》又默认了许多人对女性间友情的另一印象:异常的亲密,肢体接触的平常化。电影版中添加了林萧醉酒后亲吻顾里的情节,对这一印象也起到了加强的作用。男性间的亲密被推到台前,制造卖点,女性之间则是“本应如此”了。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小时代》中存在的种种默认:男性与女性的形象差异,不同的友情表达,受众群定位、性取向等等。它本有机会挑战大众的普遍认知,却甘于迎合他们的一般印象。因此可以说,《小时代》错不在恶俗,而在对自身影响力的漫不经心甚至随意滥用。通过貌似不经意的描写,郭敬明塑造了“肌肉发达反应迟钝而活该被人身攻击且嫁不出去”的唐宛如,描写了四位主角间缺乏逻辑的爱恨循环,设置了隔岸观火又时常成为导火索的一众男性角色,又调味品般增添了一些“服务读者”的场景。如果他对自己有一些清醒的认识,就该知道一部作品,无论好坏,都不是与四周全无牵挂地漂浮在空中的。它会影响读者/观众,这种影响可能不明显,但始终是存在的。即使作者本人并没有此类意图,这部作品依然在告诉所有人:去嘲笑那些“不够女人”的女人,这是她们存在的意义;女性之间总会“斯逼”,这是友情的一部分;男人不撕,他们只看女人撕;不能给男朋友生孩子的女人应该离开;喜欢男人的男人就是女人;看言情小说的男人是同性恋。这些观点的灌输比名牌的大量使用可怕得多,毕竟在Dior和Fendi之外文中还出现了H&M。就我个人而言,宁愿我的堂妹热衷于各类名牌商品,也不愿看到她在影院里边吃爆米花边说:“好!撕得漂亮!”接着又失望地说:“怎么不撕了?”

最后依然想强调开头的观点:不要嘲笑《小时代》的情节或文笔,也不要嘲笑真心喜欢它的人,因为它差劲得很普通。这部作品最让人生气的地方是它的“不在乎”。因为不在乎,作者不会考虑自己传递了怎样的信息;也因为不在乎,他才会把喘息之机比喻为“套在哮喘病人口鼻处的纸袋子”,而不去考证此处的哮喘是否应该改为过呼吸。

小时代4:灵魂尽头的相关影评

小时代4:灵魂尽头
千寻 • 虐心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乐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乐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