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聿馨
主演:佐藤康夫 小凑昭尚 蔡鸿文 徐浩鹏 海山 三桥贵风 星梵竹 三冢幸彦 梁文道 陆川 龚琳娜
简介:本片通过记录中国,日本,美国等地的尺八演奏家,制管师,学习者的生活,去见证在尺八之路上行走着的人们,通过他们不同阶段的经历与思考,折射出来古老的尺八在当下的困境与希望,也通过尺八去映照出每个人对生活,
本片通过记录中国,日本,美国等地的尺八演奏家,制管师,学习者的生活,去见证在尺八之路上行走着的人们,通过他们不同阶段的经历与思考,折射出来古老的尺八在当下的困境与希望,也通过尺八去映照出每个人对生活,生命,世界的认知与感悟。 尺八,由竹子根部制成的管状乐器,因管长一尺八寸得名。尺八源于中国,在南宋时期传至日本发展至今,成为日本传统乐器的代表;而在中国,尺八却日渐式微。20世纪末期,随着中日民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尺八重新回到中国人的视野。
详情
不懂尺八,但喜欢那苦涩中清亮的音色,当演奏会听也值了。传主挑选了几位大家,作为纪录片没什么特殊,让人感叹的是家族传承并没有阻拦尺八艺术家们创新的脚步,一根竹管贯通古今,“一音成佛”,能见天地众生。他国艺术家则有的还停留在以地域界定国族,感叹“你们日本音乐特色就是模仿海浪啊”,有的则背倚祖庭,却只能合奏一曲《有缘千里来相会》,其中差距真有点吓人。
很好的题材,很糟的叙事方式,很糟的提问技巧,很糟的镜头语言。陈丹青龚琳娜陆川的出现更是毫无意义,除了能看出导演是在炫耀朋友圈。确实资源强大,不然应该没机会在院线上映。
其实我也只知道尺八是一种乐器,其他一概不知。我一直觉得传统文化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要有低姿态,融入民间日常,否则又怎么会有人欣赏,怎么存续。海山说,你背痒的时候可以拿尺八挠痒痒,你愿意的话可以反过来吹。尺八在美国人手里从神坛回到了日常,这才是我想看到的传统文化形态。
尺八是个好乐器,导演不知道在干什么。
想得多,做的少。以为是佐藤康夫的串联,谁知道是一盘散沙的乱丢,小凑还挺有故事,可惜也是戛然而止,摆拍痕迹重到以为是个MTV。
题材有点,片子差强人意。每一章的英文字体难看,长城处颜色露怯。中国男孩本和日本大师本有映照,中段拍丢,刻意去问男孩妈妈资不资词儿子是国产纪录片最常见的自以为是。国内的尺八表演者篇幅少且死,日本小凑的生活细节比较充盈,而佐藤则不停“宣讲”,语言比起其演奏太直白且苍白,艺术者也可能被技艺俘虏,饭局的访谈有点不真诚。相对日本人的仪式感,美国人的随心所欲也可以是很好的对照,未如此。青龙寺表演似乎没有用环境声而是CD配乐,全片还有几处怀疑是声画错位的。导演两个名字,创作初衷充满感性和玄学,称赞小凑年轻时代的美貌时,前排的女生拼命地点头——也是一种消费,活动结束她冲到一个工作人员面前大声质问:“您以后不要这样在旁边说话,很不礼貌”。
太少记录,太多情感输出。两个期望,一是我希望看到尺八在文化维度和社会维度如何以及为何被边缘化、它的现实状况,这算是提出问题,二是尺八艺人作为一个群体的社会定位和身份认同,他们的生活细节,这算是深化问题,然而,两者都没有,通篇是情绪化的哲理说教,意境营造、展示艺人对尺八忠贞不渝。看完这个纪录片,我作为一个之前对尺八完全不知道的人,对它的了解依然是极其浅薄极其表面的,这就是作为电影的失败了。
纯个人意见:尺八这种音色和表现力,如果人在特定的心境下,很容易被逼出眼泪。所以非常理解导演在映后说的:偶然开车时听到,在尚不知是什么乐器的时候就听得泪流满面。 PS:其实大陆几年前拍过部以尺八为重要元素的电影《夜孔雀》。可惜大陆18流电影的优秀传统:拍什么都要拍成:以XX为背景的狗血爱情片。女主刘亦菲又苏到飞起,最终只是一部4.7分的烂俗幻想型凄美爱情故事……
20190522@影城1厅(点映):资源整合有多近水楼台,商业运作有多左右逢源,电影叙事就有多人心不足,于人于艺就有多煮鹤焚琴。#优酷大电影,超长广告片
片子本身是有打动人的地方的,尤其是在涉及到日本尺八演奏家的时候,总能感觉到一种淡淡的物哀之情。一处是小凑昭尚为悼念已故的队长登上长城演奏《晚霞》,未亡人的笛声与长城上的风声形成了一种山鸣谷应的效果,航拍镜头更凸显了人物的寂寥;还有一处是佐藤康夫为追寻空海法师的脚步在西安青龙寺演奏《无常》和《一声一世》,能明显看出日本人对环境和历史的感知力。片子的缺点是“组局玩项目”的意图太明显,居然把一开始立项宣传的很多素材也加了进来,梁文道、陆川、古永铿什么的都很尴尬。而且片子在最初拽出来的中国初学者、台湾老师、美国演奏家这几个人物,到中途就把视点给丢失了,结尾又突然想起来似的把他们拉了出来,断裂感太重。